孔明如何在五年内完成从治国到北伐的神话? 3
2015-12-15

广开言路,治理蜀汉
此外,我们都知道国家出台一项好的政策往往是一个集体群策群力的结果,这必然与上位者能否允许臣下提出不同的意见,能否做到虚怀纳谏有很大的关系。当年项羽不听范增的计谋而失去了王霸之业;袁绍刚愎自用,官渡大战时屡次拒绝沮授的正确意见,战败后又因为脸面问题杀掉了智谋之士田丰,最后也落了一个被曹操吞并的下场。即使是用兵如神的曹操本人,赤壁大战时想以一人之智对抗孙权、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中俊才,同样是战船被烧铩羽而归,这些远近的实例都被诸葛丞相看在眼里。

《董和传》中曾记载了诸葛亮刚任丞相时对群臣说过的一番话,诸葛丞相说道:“府(指丞相府)里设置参谋僚佐的目的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如果为了避免小的矛盾而不提出自己的异议来反复商讨,时间长了国家大事就会受到损失。大家都提出异议一起进行反复商讨,并且从中找到合适的办法,就像丢弃破草鞋而捡到宝玉一样。但是苦于各人心智有限不能都做到这点,只有徐庶遇到这种情况不会迷惑;还有董和在府中工作七年,发现有些事情考虑得不周,就反复多大十余次的提出意见协商。如果大家能学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像董和那样办事勤勤恳恳,对国家忠心耿耿,那么我也能够少犯些错误”。

不久之后,诸葛丞相回想起了茅庐躬耕时和与董和等人共事时的几段经历,便又对众人说道:“从前一开始我与崔州平交往,屡次从他那里了解到自己的得失;后来结交了徐庶,经常被他开导教诲;以前和董和为官共事,他每次说话都毫不保留;后来与胡济同事,他也能屡屡进谏劝阻,虽然我天资低下又欠缺智慧,不能全部采用他们的劝诫,但是我和这四人始终处得很好,这也足以说明他们在敢于直言方面是毫不含糊的。”

《董和传》中的这两段话被陈寿全部收集在了《诸葛亮集》当中,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诸葛丞相希望众人能够无所忌讳,广开言路,一起辅佐他治理好国家。某次诸葛丞相亲自核对登记册,主簿杨颙觉得不妥,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制,上下级之间工作上不可互相干扰。好比有个主人,派男仆从事耕作,女仆生火烧饭,鸡负责打鸣、狗负责看家、牛负责载重、马负责拉车。这样,一家的各种工作都没有荒废,所要求的都能得到满足,他也从容无忧。可忽然有一天他想不开了什么事都要自己来,最后只能是累得筋疲力尽,到头来一事无成。现在您治理国政,竟亲自核对登记册,整天忙得满头大汗,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丞相听了,表示认错和感谢他。杨颙去世后,诸葛丞相很是伤心,写信给留守相府的张裔、蒋琬说杨颙去世对朝廷来说损失真的是太大了。


蜀汉是真的没有人才吗?
在关羽、张飞等大将相继谢世之后,人们每每提到后期的蜀汉,总会说上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话语。可是,蜀汉是真的没有人才吗?

在三国鼎立当中蜀汉的力量虽然最为弱小,可却有能力屡次向强大的魏国发动进攻。除了诸葛丞相治蜀有方换来的厚实国力外,也绝不能忽视诸葛亮那种身为一国丞相却能拥有“不居功傲物、愿意虚怀纳谏、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风,正是这种作风为国家换来了许多宝贵的人才。掾吏(辅佐的官吏)姚伷经常推荐文武人才,诸葛丞相对他的做法大为赞赏,公开予以表扬并希望其他人都能向姚伷学习。

此外他还两次写信诚恳的请求隐居在蜀中的名士杜微出山;虽然罢黜了犯过的向朗却重用他的侄子向宠,在《出师表》中称赞向宠“晓畅军事”,认为向宠可以使军队“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后来在北伐期间又先后提拔重用了大字不识十个的王平和从敌方投降过来的姜维。这两人中王平不负重托,在与魏军作战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后任汉中太守期间以不满三万的守军抵御了魏军十多万人的进攻;姜维更是成为了诸葛丞相的接班人,终其一生都在进行着丞相未竟的北伐大业。

可以说,在诸葛丞相去世后,正是先前提拔的这些人才继续支撑着着蜀汉政权,加在一起共有二十九年,比他自己从出茅庐辅佐刘备直到在五丈原去世时的时间还要多出了两年。假使这些人没有被提拔,一直泯然在众人之中,或许蜀汉政权的寿命都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王安石在《诸葛亮诗》里面不无佩服的称赞道:“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能贤!”

陈寿在《诸葛亮传》的末尾有过一番点评,内容过长,意思大致也是说诸葛丞相能够开诚布公、安抚百姓。对尽忠的即使是仇人也要奖励,违法的即使是亲友也要惩罚;对诚心服罪、坦白真情的即使重罪也要开释,对油嘴滑舌、巧言掩饰的轻罪也要杀戮;做好事多么微小没有不赏赐的,做坏事多么微小没有不贬斥的,事事处理得精到干练,最恨弄虚作假。所以蜀汉人人都敬畏爱戴他,刑法虽然严厉但没有怨恨他的人,因为他用心公平、劝戒明白,是个善于治国理民的优秀人才。也正是如此,蜀汉才能从濒死的状态慢慢获得新生,能够以巴蜀之地与魏吴鼎足而三,甚至能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延续了近三十年之久。
来源: 网络 责编: Kitt

上一篇: “雾霾”的“霾”原来是指沙尘暴淹没树林、走兽!

下一篇: 李世民留给后人的千古之谜:《兰亭序》真迹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