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名驻华美国记者一夕网络爆红
2017-03-19


中共两会已于日前结束,美国记者孔安(Anthony Kuhn)在两会期间的一场记者会上,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共官员提出中国经济发展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又用英文重复一遍。事后有人将这段提问视频上传网络,1天之内点击量达500万次。

孔安是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派驻北京记者,1982年到中国大陆后开始学普通话,此后来来去去,在大陆已生活20多年,深入城乡采访不为人知的社会问题。
严肃提问却被称为“花絮”

在3月6日中共发改委记者会上,他用中英文向发改委提问,令女翻译颇为尴尬。这段提问被大陆社交媒体新浪微博(Sina Weibo)称为“发改委记者会花絮”。

孔安18日在NPR发表专文说,提问视频被称为“花絮”,在一天之内得到500万点击量,意外在网络爆红,而他的报导,即使用尽任何方法,都没能得到这么大的关注。

关心中国的社会问题 孔安抓住机会问中共官员

他说,由于长期追踪北京附近的京津冀一体化计划(mega region plan)并注意到一些问题,而负责京津冀计划的发改委平时不太接受采访,因此他想抓住机会,在记者会上直接问发改委官员。

在记者会前几天,孔安采访了因京津冀计划被迁移到北京市区以外的商人,这些商户要求政府赔偿他们的经济损失。另外,他也采访了住在距离北京市3英里以内的农民,这些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过去13年来所谓的经济计划完全没能改善他们的生活。

孔安说,他去记者会就是想要问(中共)官员,“他们的计划原本是想要怎么样帮助这两种类型的人”。

记者会当天,孔安以中文提问后又抓回麦克风,决定用英语重复问题,当时会场内引发一阵笑声。孔安在专文中解释,不是他不相信坐在前台官员旁边的女翻译官,而是想用自己的母语再说一遍问题。

令孔安遗憾的是,发改委官员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只说京津冀计划非常复杂,正在处理任何出现的问题。
评论员:孔安比大陆记者更关心百姓

文章说,许多评论员观察到,相较于中国大陆记者,当天孔安的问题似乎更关心中国百姓,以及对中共官员更加尖锐及批判。

孔安说,所有中共媒体都是党营企业,而且中共当局越来越倾向于由大陆记者“引导舆论”,并藉以得出政府想要的结论。中共领导人持续地打击中国大陆相对独立的媒体,并迫使许多记者自我审查或者辞职。
网民对孔安流利中文感到惊奇

让孔安安慰的是,在快速浏览了大陆网友在微博上发的3千多条评论后,发现他们热议的原因,虽然所幸不是因为它是“花絮”,但也不是关注他的提问,而是对他的中文造诣感到惊奇。

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孔安说,中国人总是认为会说流利中文的老外是相当罕见的,因此突然冒出一位会说字正腔圆普通话的老外,都会特别好奇。然而在这些老外说普通话时,中国人往往只注意到他们的发音,而不去关心他们的内容。
孔安:中国人某些固有观念来自中共宣传

孔安发现在微博上对这个视频也有些负面批评,少数人质疑为什么一名美国人要打老远地来到中国,批评中共的问题,美国自己也有很多问题。

根据孔安长期居住大陆的观察,中共宣传及有些中国人往往把国家比喻为家庭,并将媒体划分为“友好”和“不友好”两类,这意味着客人和友人必须对主人表现礼貌,而不是让主人尴尬。

对于提出负面批评的网民,孔安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消除这些人固有的观念。他告诉他们,人们学习和讨论发生在其它国家的事是正常的,而且中共最近也派遣大量党营媒体记者派驻国外。

孔安告诉他们:“在尊重隐私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提问”,“我在中国是客人,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家和国家是不一样的概念”。

“将国家比喻为家,容易混淆公众及私人领域。我来中国是为了一份工作,这是一个公共服务领域,而且我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群也理解到了这一点。”
    来源: 大纪元 责编: Kitt

    上一篇: 安徽古宅 在美国重生

    下一篇: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与习近平会面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