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诺贝尔奖与中国的‘工具化’教育
2016-10-16

(获得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中,只有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屠呦呦是在中国大陆接受教育。网络图片)

近日,2016年诺贝尔奖得主陆续揭晓。截至目前,共有9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而其中,只有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屠呦呦是在中国大陆接受教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人共计有22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高出华人一倍以上。中国人基数如此之大,为何只出了屠呦呦一个“另类”?

《金融时报》9日刊登题为“诺贝尔奖与中国的‘工具化’教育”的署名文章,解答了这一问题。

这篇署名周健文章指出,华人也能获奖,说明华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没问题。但大陆人基数如此之大,只出了屠呦呦一个“另类”,很可能的原因是,大陆的教育只教“知识”不教“人”。

文章指出,大陆的义务教育,使得“小学净入学率为99.8%、全国文盲率不到5%”,但是,教育解决的问题,只是认几个字、会上网、会“爱国”、会读民族主义小报……

义务教育,往好了说教会了人们能从农村进城打工,能看懂招工启事,能养活自己、娶妻生子。但是,养活自己以后该怎么办,该怎么做人,怎么思考,教的却不多。往不好了说,义务教育是把“人”当成了国家强盛的工具来培养。识字之后能看懂简单的宣传标语,能进出“精神洗浴房”,能“做牛做马也爱国”、能“为政府出力”,至于究竟什么是“人”,“人”的尊严是什么,怎么对待“生命”,这个问题,教的不多。

作者认为,中国的教育,只管教人学谋生的职业手段,教人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很少讲“有钱”以后,该怎么做“人”。而这样的教育教出来的人,只管自己赚钱,不管他人死活。

而原本应该做“大学问”、研究“大事情”的大学教育,则转为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化的“技术官僚”为目标。这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只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立言行事由利益出,无视‘人性’。”

本届诺贝尔生理学得主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获得得奖通知时说:“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在日本,很多知名教授都亲自下实验室,亲自带着学生做实验,亲自复核数据,也就是这样,带出了学生的德性。

而在中国的大学里,像大隅良典这个级别的教授,很多早就脱离了实验室,做着申请课题要钱、四处开会拿红包的事情。即便是级别较低的副教授,大部分时间也是用来写提案、开会、行政工作、训斥学生等等。

作者在最后感慨,教育首先是关于“人”的教育,培养一个人的精气神,而非单纯的知识和技术,中国教育在歧途上走得太远。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蔡英文双十发言 维持现状释善意

    下一篇: 官场幽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