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将启动超常规财政政策?财新网密集释信号
2016-10-03

 

亲习近平阵营媒体财新网日前刊登大陆学者的文章,称大陆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突出,解决问题需要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建议习当局启动超常规财政政策。财新网近期还发表多篇文章,直指中共经济与政治体制弊端,替习阵营释放政经变局信号。

10月3日,大陆财新网在首页重发两篇旧文,一篇是8月22日已发表的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的文章“宏观经济形势和结构再平衡”;一篇是9月25日已发表的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的文章“有必要启动超常规财政政策吗”。

王小鲁:解决结构失衡 需要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

王小鲁在文章中称,最近一个时期经济增长一直在持续的走软和下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内因,有很多方面的数据在显示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

文章表示,现在结构失衡问题,突出的是房地产过剩、杠杆率过高,这几个因素都和投资过度、过度的信贷扩张有关系,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也要通过相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才能解决。同时,还需要推进一些体制方面改革。

王小鲁建议,货币政策要从过于宽松的政策回到实质的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调整,关键是改善政府支出结构,特别要扩大民生方面的支出,包括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的支出。行政体制需要改革,要改变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向服务型的政府回归。

管清友:有必要启动超常规财政政策

管清友在文章中分析,大陆上半年两个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基建投资与房地产,下半年都面临放缓压力。基建投资方面,最主要风险在于财政收支压力加大,财政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基建投资大规模资金需求。房地产方面,房价快速上涨积累风险,地产调控政策趋严;地产投资将出现明显回落。

文章认为,在货币向实体传导受阻、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策托底空间有限,未来稳增长需以类财政政策为主,有必要启动超常规财政政策。

究其原因,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央行6次降息、5次降准,但货币宽松所释放的流动性与融资成本降低,并未带动实体经济回升,最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传导机制受阻,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空转。因此,接下来有必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第一,遏制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行趋势。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增加融资渠道。在制度上必须进行改革,包括产权保护、降低国企垄断、财税制度改革、降低宏观税负率、加快形成统一市场减少物流成本等。

第二,从需求端引导长期过剩资金进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未来要摆脱过度依赖货币信贷政策的传统做法,在超常规财政政策上发力,发行特别国债、建设国债,吸纳资金用于长期建设。

首先,支持一批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成为新的一线城市。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其次,加强中心城镇建设,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财税政策支持的方式,加快这些中心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

再次,加快区域间、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

最后,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务供给,一是财政资金向供给短缺的地方倾斜;二是推广PPP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三是放松市场准入条件,教育、医疗、养老符合人口结构变化下的产业转型。

当前PPP面临十大问题

所谓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管清友表示,目前中国的PPP项目集中在市政建设和交通领域,而PPP成熟的国家如英国主要领域是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当前中国的PPP面临十大问题:
第一,主管机构交叉重叠,权责利界限难分清;
第二,PPP上位法体系未建立,下位法冲突;
第三,地方政府信用缺位,契约意识淡薄,社会资本顾虑重重;
第四,配套改革和制度建设不到位,社会资本参与运营十分被动;
第五,PPP项目用地政策尚未明确,项目土地取得困难;
第六,PPP项目收益偏低,社会资本财务投资动力不足;
第七,金融工具和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不通畅;
第八,PPP项目监管环节相对滞后,导致隐患凸显、问题频发;
第九,缺乏专业人才和中介服务机构,PPP方案设计水平不高;
第十,金融体系配套不完善,退出机制不畅。

管清友建议,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厘清各自职责范围,协调推广PPP;并尽快推动PPP立法。政府应借鉴国外PPP交易所,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退出渠道。另外,相关各方应尽快完善PPP融资市场,积极吸引和整合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社保基金等资金进入。

财新网替习当局释放政经变局信号

财新传媒总编胡舒立与王岐山、习近平关系密切,其旗下的财新网等媒体频频替习阵营释放政治与经济动作信号。近期,财新网接连发表敏感文章,直指中共经济与政治体制弊端。近年来,财新网还屡屡发表文章大谈民主与法制,批判中共政治制度,释放政治变局信号。

9月26日,财新网刊登署名为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的文章“近十年财富分配不公的主要源头”,直指大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共经济与政治体制弊端。财新网特别注明,该文是应中共中央办公厅信息局要求撰写,并于2016年3月15日上送的内部研究报告。

9月18日,财新网发表财新传媒总编胡舒立撰写的社评“坚决揭盖子,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文章说,辽宁贿选案震惊全国。这一案件复杂,不健康的政治生态与经济困境互为表里,陷入恶性循环已是无可回避的现实。

文章认为,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和法治建设,这不仅是严肃法纪、维护政治秩序的需要,也是东北等地经济摆脱困难的需要。辽宁的盖子已经揭开,国人自然会猜测还有什么地方的盖子仍在捂著。只有坚决揭盖子,才能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经济才能走出困局。
    来源: 岳华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中国面临大变局 海外民主论坛纽约揭幕

    下一篇: 夏小强:习近平在香港打响抓江前哨战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