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日前再次发表“权威人士”的评论文章,内容提到股市、楼市要遵循各自发展规律、反对用杠杆来推动经济的做法。多个媒体分析,此“权威人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论调同出一辙。应该是参与中央政策制定和部署级别的官员或专家。
《人民日报》头版9日再次刊登了“权威人士”对大陆经济的分析。《南华早报》称,这篇评论风格有强烈个人色彩,与该报惯见的官样文章截然不同,当中也透露出对中国以债务刺激增长的不满。
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对大陆未来经济走势的分析,这与习近平在去年11月财政会议上的观点极为相似。当时习称,“我国目前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形反弹,我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L形增长阶段。因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评论文章中同样运用了“V形”、“L形”等相同词语,并称目前的经济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东部沿海地区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文章作者对用杠杆推动经济持反对意见,他认为“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用加杠杆的办法来硬推经济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这位“权威人士”还三次提到股市、六次谈论楼市,承认这些领域存在的弊端,同时提出要尊重这些市场的自然发展规律,让它们回归各自的功能定位,不能将这些领域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文章中对一些中共官员早前的言论或政策进行了反驳,这其中包括近期提出中国经济“开门红”的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很多时评人士和媒体猜测究竟什么“权威人士”比中共副总理还权威?
“权威人士”身份引猜测
据悉,《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的评论并非第一次。去年5月“权威人士”发表内容关于中国的经济情况;今年1月第二次发表关于中国的“供应侧改革”。
大陆《新浪网》和《新京报》等部分媒体称,《人民日报》过去引述过的“权威人士"一般都是直接参与决策的官员。比如习近平的首席经济智囊刘鹤,64岁的刘鹤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同时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曾参与设计多项国家改革方案,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认为,“权威人士”谈话代表了最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意见,代表权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