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党媒接连发文反驳反腐影响经济发展观点,并引用习近平的话进行回击。外界分析认为,面对习近平王岐山新一轮反腐攻势,敌对派系又开始用〝经济下滑〞说事,试图阻止反腐深入。
1月25日,中共《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反腐绝非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脚步放缓,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渐起,在舆论场上混淆视听,值得警惕。
文章举例说,有的认为反腐是经济的〝减速带〞,把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归咎于反腐的深入;有的甚至认为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之恶〞,没必要反腐。
对于反腐影响经济的反驳,其他媒体也有相似的回击。1月19日,《环球之音》引述2015年两会期间人民网的文章《习近平一语点破〝反腐影响经济〞伪问题》,直言〝靠腐败分子发展经济,开什么玩笑?〞
文章评论说,对于反腐,个别唱反调的一直没有消停:什么〝反腐过头〞论、〝反腐自黑〞论、〝反腐无用〞论等等,杂音不断。文章认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反腐导致消费领域缩水〞、地方干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等等,都是〝唱衰〞反腐的腔调。
谁最反对习近平王岐山反腐?
2015年,外界关于习近平反腐影响中国经济的话题一度曾是人们话题。其中最引关注的是《纽约时报》题为《经济下行与反腐压力考验习近平》的文章,不但说〝习近平的反腐败运动〞给自己树了一大批敌人,导致中共一些最有权势的人落马,还导致国内上十万的较低级别官员靠边站;还认为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话,会让他受到指责。
文章借用一位给中共〝党政高层官员当顾问的人〞,以及一份中共〝党刊的编辑〞的话说,2015年初,中共党内的一些元老们就曾私下向习近平建议,让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振经济上。二人还说,〝反腐运动也激起党内一些普通成员的不满,在官僚机构中引发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感觉,导致官员们在重要项目上谨小慎微。〞
报导称,因为一些腐败案件已损坏了元老们的名声,并涉及到他们的门徒。众所周知,十八大后下马的级别最高的前常委周永康,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都是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的心腹和军中爱将,而在位时被拿下的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则是周永康的亲信。
针对上述言论,新唐人《今日点击》节目主持人石涛分析,以一个中共顾问和编辑的身份进行这种爆料,说明江泽民和其盟友曾庆红下边的既得利益者,在借助他们的渠道和原来的方式,试图给习近平施加压力。
石涛举例说,曾庆红曾被外界质疑,利用其控制的公安局、国安部以及李东生控制的当时的610办公室,向《纽约时报》曝料,用类似的办法攻击温家宝。
外界分析,2016年开年,习近平王岐山高调宣布反腐态势不减,并且重提反腐没有〝铁帽子王〞、没有〝免死金牌〞,剑指江泽民、曾庆红意向明显,此时出现反腐影响经济发展论并不难理解。什么人最怕反腐已经不言而喻。
经济下滑与反腐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人民日报》1月25日文章《反腐绝非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辩论说,腐败永远是社会的〝癌细胞〞,反腐绝不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恰恰相反,它为经济注入了〝防腐剂〞。
文章举例说,在南京,中共原市长和原市委书记因为贪腐,相继落马,9.3%的经济增速和9720亿元的经济总量、不降反增的服务外包执行额,证明反腐不仅没有影响经济,反而为〝六朝古都〞营造了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
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曾对习近平反腐与中国经济下滑的关系进行研究,她认为反腐确实导致两大后果,一是地方政府投资下降,二是国内最终消费率下降。但是,这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缺陷造成的,这种相关性在其他国家不大可能出现。
何清涟比喻说,中共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过去的不当巨额投资,以及中共当局消费占比奇高带来的中国经济最大隐患,就像一个脓包,反腐只是让这一脓包提前破裂而已。不反腐,这一隐患不会消失;只是因为地方自主性投资与政府消费继续支撑,脓疮继续艳如桃李。
对于中共经济的糟糕形势,石涛比喻说,中国经济腐败就是江泽民透过胡锦涛,转给习近平的一盆大便让他解决。在习近平眼睛看,那些贪腐拉屎的人最可恨。
外界普遍认为,中共腐败是体制性腐败,抛弃中共是解决腐败的最根本手段。不解决中共体制问题,仅靠反腐也不能解决经济下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