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中国新闻
财经评论:经济代价是体制的必然结果
文/简天伦
昨天记者问:有人说现在中国的经济情况是2008年中共政府干预刺激经济的后果,您怎么看呢?
应该付出的代价
我觉得应该说这是中国经济应该付出的代价。当时的政府干预是为了保增长,搞了一个4万亿的投资救市。好像是要告诉世界:“其他国家都不行,就我中国行。”所以我总是几十年增长一贯制──增长10%。在当时全球经济那么疲弱的情况下,它还能怎么办?出口又不是那么亮丽,所以它就用投资4万亿等政策刺激经济。
实际上这些钱都投入到建设大型基础项目和股市上去了,比如建设机场、医院、高铁、高速公路等等。而其中有些项目并不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在短时间内投资那么多项目,对钢铁、水泥还有建筑材料的需求就突然增大。这些大量的建设项目使得投资占GDP比重连连攀升,高达50%左右。这样就使得整个经济一直都处于失衡状态。各地都修建了一些钢铁厂,由于产能的突然扩大,对钢铁、水泥、铜等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国内产出的需求量都非常大,所以对当时的原料生产国家或原材料输出国家,如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推了一把。
但是由于中国对基本建设多年的投资,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又加了这一大把,造成产能的严重过剩。尤其是后来经济走下坡路,对大宗产品铁矿石、铜、水泥、铝合金、石油等等的需求又急剧下降。表现在全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如原油从原来的100美元/桶跌到了如今的40美元/桶左右,煤碳价格跌了50%以上,铜和铁矿石也都是这样。所以跟这些大宗产品相关的很多行业都遇到了很大麻烦。中国以前大量投资的小型钢铁厂的存活更成问题。
政治不稳造成社会动荡
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是在放缓。其实从前几年开始就应该是在放缓。但是大陆政府为了确保GDP增长10%多少年不变,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等于是在原来应该经济增长减慢的情况下,产能又过剩,所以比起2008年投资4万亿前的状况,现在的中国经济困难的难度要大得多。
即便中国政府仍然想办法绕过去,尽可能的不用直接投资手段来代替,比如前一段时间用置换政府债务,发放贷款定向投放在一些国家政府想投资的企业或项目。最近又将人民币汇率贬值,这些其实就是为了促进出口拉动经济。有的人说调整人民币是为了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要求,其实那只是一个借口,或者说附带的达到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吧。
但是更主要问题的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贬值,货币基金组织早就提出让中国的货币能“更加自由的使用”。为什么不在这之前符合自由货币灵活性的要求呢?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疲软,减慢的状况已经在多方面表现出来,这样做已经是不得已了,所以贬值。前两天中国人民银行降低了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我觉得利率还会下降,存款准备金比率也一定会下降。今年都会下降的。
中国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放松银根,使得国家再多点钱,提振市场的信心,因为之前股市暴跌,前面楼市已经开始跌了一些了,股市在六月以来跌了40%左右。加上天津爆炸、山东爆炸,这些都是引起社会动荡的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对整个社会的震动,使得人民对政府的信心都失去了。
你看一个月之内4、5起化工厂爆炸,是很危险啦。本来就有很多企业不符合安全要求,但是怎么就在这个时候,集中在一起爆炸了呢?是不是有人为破坏?谁去破坏的?为什么专门抓住化工厂去破坏?这个也要有一定掌握权力与信息的人才能做得到啊,不然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也可能是内斗。这也反映出中共当前在政治上也是相当的不稳定。
体制恶果积重难返
所以北京政府要提振经济,确实是很不容易。想怎么做都很难了。它现在办法应该差不多都想尽了。因为前面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加上体制造成的腐败等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转变这种状况,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
如果想要完全转变,可能要改变体制。制度改变,才有政策的改变。政策实施的方法也要改变、人员等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与其说这是报应,不如说一方面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是必然的结果。如果不改变整个环境,政治不稳定,经济的方方面面──房价、股市、经济放缓等问题都纠结在一起,怎么做啊?哪方面都在牵扯。
而且现在中国实际上是千疮百孔,就像那个气球已经吹得很大,只是还没有完全破裂,什么时候破裂,谁都不知道。
像现在这些个爆炸,实际上这还不是大的爆炸,大的爆炸是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崩溃。会不会崩溃,我们不知道,但是要避免它崩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所以政府也好,工作人员也好,甚至是中国的公民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空气有毒,房子再好,还是没有用。
(来源:简天伦博客:中国经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