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媒体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每一步都如博弈般精心设计。王岐山“掺沙子”布控全国各省市反腐,在认准终极目标的框架下,如何破除地方盘根错节利益沉疴,最终直捣“虎穴”, 日前港媒的相关报导有所分析。
打破关系网 “钦差”定位地方
极速打虎导致一些中共官僚系统处于半瘫痪或瘫痪状态,例如在经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后,北京必须紧急空降官员前往地方,以补充被撤换掉的常委和各级官员。
本月22日港媒多维新闻“六大利剑‘归位’ 王岐山的掺沙子战术”为题的报导称,侯凯、姚增科、王拥军、黄晓薇、崔少鹏、于春生等6人先后空降地方,加上调任安徽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的中纪委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明波,调任山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的中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迟耀云, 共8名中纪检人员空降地方纪委,监察部副部长只剩下郝明金1人。
王岐山2014年9月空投山西的纪委书记黄晓薇,被认为是王岐山拉长阵线、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地方官场关系网之布局的重要棋子之一。反腐不再碍于“面子问题”。
王岐山还将触角延伸至中共“禁地”,这一行为也被认为是中纪委的“权力扩充”。中纪委的7名纪检组长“占领”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政协机关。
这一前所未有的中纪委多名高层人员空降“外放”,“或将成为当地反腐的重要推手”;观察人士指出,这一人事布控措施,彰显了王岐山加强一线反腐力量的用意。 该报导介绍了中纪委下派干将的情况后认为, 王岐山垂直管理,是要打破地方关系网。也正是这一布局, 打破了“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扰。
地方利益盘根错节 沉疴愈加凸显 触动根本撼根基
日前,万维网刊文对习王反腐现阶段情况作出分析,认为王岐山治贪路线图是先治标,从正国级周永康开始。由王岐山提出经常委会通过取消“刑不上常委”的不成文规定。
多家陆媒也给出落马“老虎”与“苍蝇”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0月底,已有51名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其中副国级以上3人,中央委员3人,查处范围涉及党政军、人大、政协、国企等多个领域。 2013年落马省部级高官数量,大致相当于过去三年查处高级干部的总和。
报导引述《财经》的一篇文章说,自2012年11月15日执掌中央纪委后,700天来,王岐山治下的这一中共纪律机构,刮起了一场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反腐风暴,并深刻触动了国内社会现实。
对此,王岐山也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说过,“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说,‘不敢’(腐败)这条已经初见成效。” 但此后不久,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王岐山承认中共党员中“不收敛”“变本加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令人触目惊心!
对于王岐山先说“初见成效”,后言“加倍猖獗腐败”,是“打虎受挫”。报导援引海外中国政治分析家胡平在《王岐山为何口气大变?》的话说“反腐运动虎头蛇尾”。
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海外大多数中文媒体的认同。海外时事评论员们一致认为:中共反腐走到今天,不反也得反,对习近平王岐山而言,仍然是“你死我活”的问题,江泽民派系不彻底清算,习王最终将遭遇不测。王岐山前后话语不同,表明其在对准终极目标江泽民反腐中出现的困难,但依据目前事态中看,习王布局已定, 在过程细节中继续完成这一场反腐。
民间流传, “宁遇阎王,不遇老王”之说,王岐山成为贪官的煞星而多次险遭暗杀。近期中共中央通报资料披露,2013年以来,中纪委主要官员在工作期间遭遇暴力攻击、暗杀等事件40余次。其中针对王岐山的就有12次以上,可谓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