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下葬前孩子踢了他一脚,原因竟让所有人落泪
2016-01-31
生与死轮回不止,大自然定的法则,我们无法去改变。所以在亲人归于尘土的时候,我们在悲伤之后也会逐渐恢复平静,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缅怀着。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死亡是无法理解的事情,爷爷是不是睡着了?奶奶明天还会做饭吗?此时你该如何回答,是残忍的直接解释,还是编织一个美好的故事?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也是爷孙俩的离别,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一天夜里,爷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之后家人就忙碌的料理起后事。没想到在入殓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直在旁边男孩突然踢了一脚已经去世的爷爷。这一荒诞的行为让周围的人吓了一跳,孩子的父母也大声责骂。
入殓结束了,大人们哭哭啼啼的看着棺材,准备盖上最后的棺木,却听见有人大叫:
“不要关上它!”
还是刚刚那个男孩。男孩的奶奶收拾一下心情,慢慢的问道:
“为什么不给爷爷盖上?还有刚刚为什么要踢他?”
周围瞬间静悄悄的,大家都想知道原因。
“爷爷睡着了,我想叫他起来。我每次只要做坏事他都会生气,然后就会挠我痒痒,这样很好玩。这次我踢他了,他马上就要起来了,你们不要把爷爷关起来。”
稚嫩的声音敲击每个人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一个懵懂的孩子来说,死亡可能只是睡着了,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叫醒他们。但是亲人必然不会醒来,那么面对孩子的疑问,我们又该怎么去解释呢?
有一天我在楼下的超市闲逛,就听到老板娘和他五岁儿子的对话。
妈妈:“希希他死了,死了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再也不存在这个人了!”
小孩:“是吗?那我们可以叫他妈妈把他再生出来啊。”
妈妈:“生出来也不是同一个人了。你看他家的现在的孩子叫豪豪,这是希希的弟弟,希希已经不存在了。”
听到这孩子就不说话了,看起来还有点儿伤心。
当时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真的过于残忍,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也造成一些伤害。于是当晚我和国外的同学也聊起了这一话题,结果他给我的回答让我震惊了。
他说,这很正常啊,在国外都有专门的死亡教育。比如美国会请一些殡葬行业的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模拟一些亲人死亡后的应对方法,让孩子体验一下孤儿的感觉,他们甚至会带孩子直接去火葬场看火葬的全过程;英国更直接,他们会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让孩子体验失去亲人的感觉。
听到这一的回答,我确实不敢苟同。这么做太直接,因为我小时候就被老爸的直接吓到过。
小时候我无聊问老爸:“死是什么意思啊?”
然后我爸直接来了句:“就是两眼一闭啥都不知道了,睡过去再也醒不来的意思。”
我深刻的记得,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怕睡觉,怕第二天醒不来。
此外还记得在电视上看一个科普节目,说心脏病的人心脏跳人就死了,于是我又在意自己的心脏还跳不跳。
有位妈妈分享她和孩子关于死亡的对话:
“你不能那样,很危险”
“会怎样?”
“会死的”
“那又怎么样”
“死了就没感觉,不能动了,再也好不了”
“那又怎么样”
“你先试试不能动会怎样”
几分钟后
“好啦,我不会那样做了”
似乎是不错的方法,新技能get。不过具体选择什么方法还是要妈妈根据孩子的心灵的发展和韧性去选择,当然我个人更支持委婉一些。
最后再说一个妈妈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妈妈,你也会死吗?”
妈妈:“是的啊。”
儿子:“不想妈妈死呢,可以让小姨代替吗?”
呵呵,我就是那个小姨……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也是爷孙俩的离别,先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一天夜里,爷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之后家人就忙碌的料理起后事。没想到在入殓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直在旁边男孩突然踢了一脚已经去世的爷爷。这一荒诞的行为让周围的人吓了一跳,孩子的父母也大声责骂。
入殓结束了,大人们哭哭啼啼的看着棺材,准备盖上最后的棺木,却听见有人大叫:
“不要关上它!”
还是刚刚那个男孩。男孩的奶奶收拾一下心情,慢慢的问道:
“为什么不给爷爷盖上?还有刚刚为什么要踢他?”
周围瞬间静悄悄的,大家都想知道原因。
“爷爷睡着了,我想叫他起来。我每次只要做坏事他都会生气,然后就会挠我痒痒,这样很好玩。这次我踢他了,他马上就要起来了,你们不要把爷爷关起来。”
稚嫩的声音敲击每个人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
对于一个懵懂的孩子来说,死亡可能只是睡着了,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叫醒他们。但是亲人必然不会醒来,那么面对孩子的疑问,我们又该怎么去解释呢?
有一天我在楼下的超市闲逛,就听到老板娘和他五岁儿子的对话。
妈妈:“希希他死了,死了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上再也不存在这个人了!”
小孩:“是吗?那我们可以叫他妈妈把他再生出来啊。”
妈妈:“生出来也不是同一个人了。你看他家的现在的孩子叫豪豪,这是希希的弟弟,希希已经不存在了。”
听到这孩子就不说话了,看起来还有点儿伤心。
当时我觉得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真的过于残忍,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也造成一些伤害。于是当晚我和国外的同学也聊起了这一话题,结果他给我的回答让我震惊了。
他说,这很正常啊,在国外都有专门的死亡教育。比如美国会请一些殡葬行业的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模拟一些亲人死亡后的应对方法,让孩子体验一下孤儿的感觉,他们甚至会带孩子直接去火葬场看火葬的全过程;英国更直接,他们会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让孩子体验失去亲人的感觉。
听到这一的回答,我确实不敢苟同。这么做太直接,因为我小时候就被老爸的直接吓到过。
小时候我无聊问老爸:“死是什么意思啊?”
然后我爸直接来了句:“就是两眼一闭啥都不知道了,睡过去再也醒不来的意思。”
我深刻的记得,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怕睡觉,怕第二天醒不来。
此外还记得在电视上看一个科普节目,说心脏病的人心脏跳人就死了,于是我又在意自己的心脏还跳不跳。
有位妈妈分享她和孩子关于死亡的对话:
“你不能那样,很危险”
“会怎样?”
“会死的”
“那又怎么样”
“死了就没感觉,不能动了,再也好不了”
“那又怎么样”
“你先试试不能动会怎样”
几分钟后
“好啦,我不会那样做了”
似乎是不错的方法,新技能get。不过具体选择什么方法还是要妈妈根据孩子的心灵的发展和韧性去选择,当然我个人更支持委婉一些。
最后再说一个妈妈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妈妈,你也会死吗?”
妈妈:“是的啊。”
儿子:“不想妈妈死呢,可以让小姨代替吗?”
呵呵,我就是那个小姨……
来源: 网络 责编: K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