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欣赏
2019-01-22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西元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庐山市)人,魏晋南北朝的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曾任彭泽县令,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做了80余日就辞职归故里,写下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中年后,躬耕自给,率性任真,固穷自守。著有《靖节先生集》。

饮酒诗共二十首,诗首有序,抒发诗人自己的感触及心境,此为该组诗的第五首。这首诗描写诗人退隐归田故居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情怀。首二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既然嘈杂之地,却无车马喧闹,原因是为何呢﹖诗人自述“心远地自偏”。其中“心远”是关键,因为诗人做出了决定,选择了离开世俗的纷扰,才能身在人境而地自偏远,既然不染红尘俗物,也就无车马喧了。其中“地”的地理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达到了心灵的宁静而与万物合而为一。

后六句写诗人悠然自得,在东篱下采菊时,无意间见到了南山,发现南山的自然本色的美好。夕照下的山岚无比优美,而结伴飞鸟还巢是如此的快乐,顿时境与意会,意从心来,在美好的暮景中体悟了人生的真意,为心里的纯净不再起波澜而感到无比的欣慰。可是真意的内涵是什么?诗人欲辩忘言,只能留给读者去领会,使人有言尽而意无穷之感。

《庄子.外物篇》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以为言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领会了意思,言词就可以忘掉了。而诗人从大自然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已是无法传达,也就无须用语言表达了,诗人由欲辩而忘言,也许是一种新的境界!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归真

    下一篇: 唐诗欣赏   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