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目睽睽下的天意 稳定中原局势──城濮之战
2018-10-01

编辑整理︱宋伂文

浩瀚的古籍倾诉著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书中告喻著每当人间事物,将有新的变局时,天幕将会透露出它的旨意。

有关天象反映人间事象的例子,本文所要讲的是发生在春秋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

这是一场重要的关键战役,它的结果稳定了中原局势近百年,延续了华夏文化的发展。

先说春秋时期的概貌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王室已丧失了对地方诸侯的控制能力;大国争霸,小国图存,混乱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

常言道内乱必导致外患,中原的衰弱引起周围部族戎、狄、楚蛮的觊觎之志,使其分别由南北两面向内入侵,扩大战乱;春秋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争频繁的黑暗期。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位盟主,为了稳定中原局势遂与各诸侯结盟,奉周天子为尊,共御戎狄荆楚。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缺乏有力领导,局势大变;此时的楚国却已茁壮成南方唯一强国,北侵中原几无阻力。

所幸晋文公兴起,延续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策,击败楚国于城濮,支撑中原全局。

晋文公崛起的瑞兆

《易‧系辞》曰:“天垂象,见吉凶。”上古史官测得岁星(木星)十二年行一周天,便将周天像切西瓜一样分为十二星次,与地上的十二国相对应,来探讨天象变化与地上州国的兴衰关系。

古籍云:“岁星所在处,有仁德者,天之所祐也,不可攻,攻之必受其殃。利以称兵,所由必克也。”晋文公重耳在即位之前,被迫在外流亡19年。

公元前644年,重耳一群人逃难路过卫国的五鹿地区,他们饥饿难耐的向田野农夫讨饭吃,农夫却给他们一块土,重耳生气地想要鞭打农夫,狐偃却说:“这是上天的赏赐啊!民众献土表示顺服,过十二年后,当岁星再次运行到寿星和鹑尾星次时,这片土地将会属于我国的。”

重耳于流亡期间经历了8个国家,最终在秦国的护送下回晋国即位。

公元前637年,晋大夫董因在黄河边上迎接重耳回国,重耳问:“我能成功吗?”董因回答:“现在岁星出现在大梁之次,象征著您将成就大事,明年您即位时,岁星在实沉之次,实沉的故地正是晋人居住的地方,晋国因此会兴盛起来。

当年您出逃的时候,岁星在辰(大火之次),而晋的始祖唐叔也是岁在大火那年受封的,待您回国之时又遇岁星在参,这些都是晋国的吉祥之兆。”(实沉是晋的分野,参是晋国的星宿)。

“五鹿乞食”的十二年后

晋文公一即位便积极重修国政,而此时的楚国已是如日中天,中原除晋、齐、秦等大国外,其余小国可以说都在楚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晋文公即位的第四年(前633年),楚国北上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文公流亡时曾受过宋国的恩惠,为了解救宋国,决定攻打曹、卫(楚的同盟国),引诱楚军前去救援而放弃攻宋。

公元前632年晋国出兵攻击曹、卫,并攻下五鹿。楚不为所动,继续围宋。宋再次向晋求援,晋再施一计,让宋贿赂齐、秦两国,请它们出面请求楚国退兵;另一方面则是将所获得的曹、卫土地分给宋国,用意在激怒楚国使其拒绝齐、秦的请求。齐、秦喜宋的贿赂,又怒楚的顽固,就会支持晋国想攻打楚国的意愿。局势发展下来,楚王认为再继续下去必将与晋国发生直接冲突,于是决定撤兵回国,但大将子玉坚持请兵作战,就演变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

岁在实沉,晋国称霸

《国语》记载公元前644年重耳在五鹿乞食,岁星在寿星和鹑尾之次,狐偃说过十二年后,当岁星再次回到相同的位置,晋国将得到这片土地,那年正是城濮之战发生的一年(前632年)。

学者班大为以电脑回推上古星象,发现与《国语》记述的岁星位置有出入,但实际的结果却更加反映出天象与地野间的连带关系。五鹿乞食那年岁星的真实位置在实沉,实沉是晋国的分野天区。“岁星所在处,有仁德者,天之所祐也”。狐偃确实看到岁在实沉,所以才会将“农夫给土”的举动说成是吉兆,而晋国也在十二年后,当岁星再次回到实沉之次时,即“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顺势展开军事行动取得五鹿,后赢得城濮之战的胜利。

《国语》在天象的记述之所以有出入,班大为解释是因为作者还未察觉到“岁星超辰”的现象。当时古人认为岁星绕天一周是12年,实际却是11.86年,所以每年岁星移动的范围会比一个星次再多一点,当累积到84年后,便会多走了一个星次,因此造成作者事后追溯天象得出略异的结果。

冥冥中自有天意!班大为还发现晋文公战胜楚国被周天子封“伯”(霸主)的夜晚,天幕出现壮观的四星聚会(金木水火),位置在舆鬼与东井两星宿的中间。相同的位置在前1059年与前205年出现过罕见的五星聚会,前者是周文王承受天命的一年;后者则是汉朝崛起的象征。

(参阅班大为《中国上古史实揭密》)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视远步高”的晋厉公

    下一篇: 抗日名将唐淮源 ——铁血流芳中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