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媛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24年(西元736年),25岁的杜甫赴长安参加贡举考试,结果落榜,于是就在齐赵一带(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四处漫游,〈望岳〉大约就写于这一年,这里指的岳即为东岳泰山。
杜甫站在泰山玉皇顶凭栏极目,山峦叠嶂,绵延千里,山不知其数,峰不知其高,不由得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泰山东临黄海,西襟黄河,巍峨雄伟,气势磅薄,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诗中最后二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今更被人们赋予一种哲理,用来作为对努力攀登人生和事业高峰的一种激励!
中国人心中的圣山
那么,泰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它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能激励杜甫产生如此的感慨呢?
泰山又名岱宗或岱岳,是五岳中的东岳,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高度为1545公尺。泰山在五岳之中并不是最高的,尚次于恒山和华山,占第三位,在全国大山中也算不上什么高山,但是它却在南方山麓,从海拔200公尺的泰安市,平地拔起1300公尺,气势非常雄伟。
泰山是山东的第一高山,而且包含周遭方圆数百公里内的第一高山。它在中国人心目中也是一座地位非常崇高的圣山。相传为了表达对天神祐护的谢意,古代曾有72位帝王登上泰山祭天封禅,泰山的超凡地位可见一斑。
泰山不但为历代的封建帝王所尊重,也为历代的文人所敬仰。除了杜甫之外,周朝的孔子、魏时的曹植、汉朝的司马迁、晋朝的陆机、唐朝的李白、宋朝的苏辙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赞颂的诗文。历代文人称赞泰山的诗词、歌赋约一千余篇,题字刻石,到处可见。
神仙居住的地方
泰山一向被视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修炼之人理想的修炼之地。这里流传的仙人故事不少,比如:泰山老父、稷丘君、安期生、崔文子等。
晋代葛洪著的《神仙传》记载了泰山老父的故事:
汉武帝刘彻东巡狩猎时,看见一位老翁在路旁锄地,头上的白光有数尺之高。老人看上去五十多岁,但面色红润如童子,肌肤光滑有光泽,一看就不同凡俗。
武帝觉得奇怪,就上前询问,老人告诉武帝,他曾经遇见过一个得道之人,那个人教他修炼之法,他依此修行,身体便开始向年轻方向转变,头发也由白发变成黑发,掉了的牙齿又齐齐的长了出来,身轻如燕,每天能行走三百里,现在他已经有一百八十岁了。这位老人就是泰山老父,老父后来进了泰山,每隔十年、五年,他都会回乡看看,但当他到三百多岁时,就再也没人见过他了。
“舍身崖”传说
泰山日观峰南有一座“舍身崖”,三面绝壁,陡峭如削,这座“舍身崖”的名称来自一则感人的民间传说。
相传,姑嫂二人为了让久病不愈的老太太能康复,一起来到香火旺盛的观音像前许愿,只听嫂子诚心诚意地说:“愿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救救我婆婆,让她快好吧,如让她病好了,我就以身报答,从崖头跳下。”这时跪在一旁的小姑听了嫂子的话后很感动,于是也许下跟嫂子相同的愿望。
不久,老太太的病渐渐好转。有一天,嫂子郑重地对婆婆说:“您的病能好是菩萨保佑,现在该是还愿之时了。”婆婆不忍心,希望她别跳崖,再想别的办法看看。
儿媳平静地说:“话已出口,怎能不算?”小姑听后却有点后悔。可是,看到嫂子一脸坚定的样子,便说:“我还是跟你同去吧!”
接著,姑嫂二人来到崖前,嫂子转过头来问小姑子:“咱一块跳还是各跳各的?”小姑急忙说:“嫂子,还是您先跳吧!”嫂子说:“那我就先走了。”话音未落,身影已在半空,过了一会儿,只见半空中飘来一朵莲花,把嫂子托住且接走了。
看到这一幕的小姑子心里踏实多了,知道是菩萨显灵,于是也随后跳下,但不久却听见一声凄惨的叫声,小姑子粉身碎骨死于崖下。
后来人们把这座崖取名为“舍身崖”,它告诉著人们“诚”与“不诚”差之毫里,失之千里的不同结果。
泰山精神深植民心
亘古以来,泰山既是中国的圣山,也是神山,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大家把对泰山的崇敬融入于文学之中,在中文的词语里随处可见与泰山相关的典故。
像是“泰斗”,指的就是泰山北斗,人间的泰山和天上的北斗星,都是让人仰之弥高、难以企及的标竿典范。
又如,司马迁立志为完成《史记》,而忍受了宫刑之辱以及社会大众的嘲笑,受刑后的司马迁曾写信给老友任安,提到自己所遭遇,并陈述之所以忍辱偷生的理由,是为了完成《史记》,信中有句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泰山鸿毛自此成了轻重悬殊的最佳对比。
再如,“安如泰山”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枚乘看见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他在谏书中说:“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此处的泰山则成了稳固、不可动摇的代名词。
由此可见,泰山崇高、忍辱负重、稳固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动摇的根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