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之瑰宝,西元1933年前储存于北京故宫,自西元1965年迄今则安置在台北故宫,中间30余年的岁月是文物的浩劫。
在历经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中日八年抗战及国共内战,能万里迁运又毫无损毁,这可以说是奇迹了。
中华文化的结晶
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三宝之一 ── 毛公鼎,铸造于西周末期,是宣王时期(西元前828年~西元前782年)的器物,腹内刻有500字铭文,是至今刻有最多铭文的青铜器。铭文透露在二千八百多年前,周宣王承受天命登基,内忧外患,求治心切,于是授命毛公辅佐王室,革除积弊。毛公承接天子诰命,并铸鼎记录册命内容,由子孙永保珍惜。
毛公鼎是西周真实的史料,传于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1843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中间几经转手秘藏,最后跟随国民政府渡海到台湾,得到妥善的保存。然而,能在战火下劫后余生的中华瑰宝,岂止是毛公鼎而已。
九一八事变 文物南迁
时光回到民国20年9月(西元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危及,平津(北平与天津)受到威胁,一旦战事发生,北平故宫的文物将有损失的危险,因此文物南迁,势在必行。
当时社会上有两派说法:反对南迁的人认为,运走文物,遗弃领土与人民,是不应当的,且当下人民惊惧,此时运走文物,影响人心太大;主张南迁的人则说,国土如果丧失,尚有收复的一日,可千年文化之结晶一旦被损毁,将无法弥补,对历史无从交代。
国民政府决定文物南迁,除故宫文物外,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所藏古物,也交由故宫代运。南迁文物箱数总计19557箱,第一批文物于民国22年2月6日(西元1933年),由北平运出至上海,这一走,开启了文物三十余年的沧桑史。
仓促装箱的文物,许多品名、件数记载不详,运至上海后,新继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决定逐一清点各箱文物,澈底点查,造缮清册,例如:一幅画,要记载它的质地、尺寸、著录、题款、跋尾……这份清册极为重要,是日后典守人员的重要依据。
文物南迁时,政府已决定要将国宝存放在首都南京,但因为南京没有适合储存文物的地方,故暂存于上海库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开会决定在南京建造一个仓库,地点选在朝天宫。仓库完工于民国25年8月(西元1936年),同年底开始将暂存于上海的文物迁运至南京,历时九天搬运完毕。但几个月后,又发生了国际事变。
七七事变 文物疏散西南
── 首批80箱故宫精品
民国26年7月7日(西元1937年)北平发生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上海又发生八一三事变,群情激愤,国民政府开启全面对日本的抗战。
南京距离上海仅三百余公里,防患未然,决定先将一部分重要文物运离南京。早先文物暂存于上海期间,曾由中、英双方专家挑选出一部分精品,运往伦敦参加国际展览会。这批以故宫为主的80箱精品,首先离京至湖南省长沙,后因长沙城区已遭敌机轰炸,故紧急撤出长沙,转运到贵州,最终存放在安顺南郊的华严洞中。又民国33年(西元1944年)冬,日军进犯贵州,文物再从安顺运至四川省巴县,这是后话了。
南京局势日益紧张,战火迫近首都,交通异常混乱,协助押运第一批文物的人员一赶回南京,立即迁运故宫第二批文物2084箱至湖北省汉口,此时南京仓库尚有故宫及其他机关寄存的共一万多箱文物,却难再迁运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