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轶飞
宝玉不是最后才疯的,一开始就是疯的,所以对他有混世魔王,痴痴傻傻之类的评语,这都是疯子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而已:在得意时,就是混世魔王;失意时,就是痴痴傻傻。
黛玉之病亦然,生来就有病,一直病到死。缓解病情的方法:吃药和写诗。
宝玉之疯与黛玉之病是异曲同工,我更愿意将他们的疯与病理解为一种隐喻,因为他们都不属于这个世界,所以在世俗中必然被认为是疯的、是病的。
而接下来,我从这个隐喻中看到的主题是“历劫”—— 这是我所认为的《红楼梦》的主题。
从大观园到外围的贾府,再到更外围的四大家族,这就是人世,对于宝玉、黛玉来讲,他们与人世环境格格不入。能够心意相通的,只有彼此,并且,这种相通,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两个人的相通,更像是一个人的独白。
甚至可以说,宝玉与黛玉是一个人,就好像《西游记》中师徒几人,算上那匹马,可以视为一个人(心猿、意马、木母、黄婆等)。《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也差不多,人生在世,无非顺、逆,宝玉是顺境中的黛玉,黛玉是逆境中的宝玉,两人的表面环境不同,一顺一逆,但实质无差,所以结局仍然相同 —— 要不,怎么叫历劫呢?顺、逆只是表面的差别啊!
以上是我对《红楼梦》原著的一点理解,再说说徐玉兰版的越剧《红楼梦》(网络链接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hRtMd7W8&t=8576s)。
在《红楼梦》原著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副产品中,徐玉兰版的越剧《红楼梦》是不错的,主要是徐玉兰把宝玉演得十分传神,因为她抓住了宝玉的最大特点——疯!
看过徐玉兰越剧版的《红楼梦》后,让我且喜且忧,喜的是,终于有人可以演出宝玉之疯,忧的是,宝玉之疯到了徐玉兰这里,被演绎得无以复加,恐成绝版。
徐玉兰在《红楼梦》中,最精典的有以下几段:
第一段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视频9:58~10:38),这一段非常脍炙人口。徐玉兰表现宝玉的喜、怒、哀、乐,不只是在动作上和神情上,在唱腔中都能分明听得出来,所以不看视频,只听音频,也是一样的。徐玉兰一开口:“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就知道,宝玉要开始犯傻了。
第二段是宝玉以为是与黛玉成亲,唱了一段(视频2:14:13~2:16:10),好听是不必说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是极经典的、极标准的表现了疯子在得意时的状态,真的是眉飞色舞,喜不自胜。第一句:“今天是从古到今天上人间,是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啊……”每次听到这里,有些心酸,因为分明听得出一种乐极生悲的不祥,于是不禁悲从中来。
这词写得也好。对于宝玉来说,从古到今,从天上到人间,就这么一件让他满意的事,但也正因此,这件事情注定不会让他满意。
第三段是宝玉揭盖头前的一段。之前说过,宝玉在顺境中,但这是表面而已。就像个金笼子,到底还是笼子。在场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袭人都捏了把冷汗,她们预料到宝玉得知盖头盖的是宝钗,而非黛玉后会发疯,于是提前给宝玉“打预防针”。
只见王熙凤婉婉上前,带著招牌式的一连串的笑声,唱道:“多生欢喜少痴傻,随缘随分莫贪求,须懂得老祖宗都是为你好。”(视频2:16:25~2:17:11)王夫人马上起身,天衣无缝的接道:“愿你俩相敬如宾到白头。”贾母也唤道:“宝玉啊!这些话你可要记住啊!都是为你好啊!”(视频2:17:11~2:17:44)
这一家人围著马上要进入疯癫模式的宝玉,打针的打针,喂药的喂药,安抚的安抚,哄的哄,笑的笑 —— 欢天喜地中的被哄得发晕的宝玉,与此时冷榻风窗前病得快死的黛玉,他们的处境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第四段是宝玉得知真相后,有如晴天霹雳(从视频2:18:53开始),疯子绝望了,而一家子人的表现也很精彩。
宝玉以为自己在做梦,王熙凤收起了笑容,抛出一句:“什么做梦不做梦的,老祖宗在这里坐著,老爷也在外面坐著呢!”看到这里,会理解一个成语,叫做“图穷匕现”。
接著,宝玉大哭大闹(从2:20:54时开始),不过为时已晚。任你如何闹,就像一只青蛙,而这温柔乡里的可人儿们,此时只是一锅温水。宝玉丧心的问了一连串为什么这个?为什么那个?(一直闹到2:22:10),闹不出任何结果,突然回头看到老祖宗。
老祖宗是宝玉的保护伞,如果没有老祖宗,恐怕宝玉活不到见到黛玉的时候,就已经被他爹杖毙了。所以,在这绝望关头,宝玉的最后希望自然是系在了一向慈祥的老祖宗身上。他嘴里大哭著:“老祖宗,我要死。”一头向老祖宗跑过去,跪倒膝前,磕头如捣蒜。(这一段在视频2:22:15开始,到2:23:13结束,是重点推荐,一定要看的。)
宝玉唱道:“老祖宗,我有一句心里的话要说。”这一句唱到心都痛了。
接下来,宝玉唱道:“我和妹妹都有病,两个病原一条根,望求你把我们放在一间屋,也好让同病相怜,心连心。活著也能日相见,死后也可葬同坟。”
不过,宝玉掏心掏肺说了这些话后,这一次老祖宗并没有护著他 —— 亲情,有时是最大的障眼法。
为什么重点推荐这一段要听呢?一来因为好听,无人超越的经典唱段,二来是点题。宝玉、黛玉的生命来源相同,所以病症、病源都相同。毕竟历劫太久了,他们都想家。
记得以前看《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看得泪如雨下,与看宝玉、黛玉的感觉,其实非常接近。
这就好像人都是会想家的,所以人对于生命的过往,会有一种眷恋,对于生命的来源,以及与之有连带的一切,会有一种难以释怀的辛酸与心痛……
写到这里,心有些痛,不再写了,还是听戏吧!从古到今,天上人间,第一件称心满意的事,只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