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家转世 又成清代画祖
2016-12-12

历史上名流千古的艺术家,很多都是修炼人。他们不仅身怀绝艺,还有很多传奇故事。比如:宋初画家郭忠恕就是这样一位奇才。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他的界画最被时人所推崇。所谓界画是山水画的一种,主要是画与山水有关的楼台亭阁、舟船车舆。郭忠恕笔下的楼台、舟车,非常逼真细致。史载他画的楼台与工匠的建筑图纸一样,比例精确。《圣朝名画评》中评他的界画,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著名的〈雪霁江行图〉即是他的代表作。

郭忠恕的天赋不只表现在绘画上,他同时还精于书法,史载他对于书法「诸体皆能」,尤其善写篆书、隶书。有一种篆体叫鸟迹篆,也叫鸟篆,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字体,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后,这种字体基本上就绝迹了。有人得到了一份鸟篆,但不能辨识,于是拿来给郭忠恕看。没想到,郭忠恕一见即能读出每个字,好像本来就学习过。清人刘熙载评价郭忠恕的书法,认为他的隶书有篆体笔意,所以独特而高古。

能够画出神品的人也必然不同寻常。史载郭忠恕,曾在今天的陕西、甘肃、河南一带云游。他行无定踪,有时遇到佳山好水,就会小住半个月。有时连续很久辟谷不食。在炎热的盛夏,郭忠恕在烈日下竟然清凉无汗,而在寒冬,他将结冻的河面凿开,跳入冰水中沐浴。有人慕名前来,向他求画,他会作怒而去,可有时他兴致所至,于是主动挥毫泼墨。人们不理解郭忠恕,只当他是个怪人,其实郭忠恕是因为修炼的原故,所以颇有神通,而待人接物也不拘于常人的俗套,喜欢率性而为。

宋太宗听说了郭忠恕的大名,召他入宫,不过他放旷的性格终于使他获罪被贬,流放登州。在去登州的途中,郭忠恕突然对押送他的官吏说:「我逝矣。」于是开始蹲在地上挖土,挖出了一个土坑,如脸面一样大小,郭忠恕伏下身来,将脸对着土坑,好像在俯窥甚么东西一样,官吏走上前来,想搞清郭忠恕在做甚么,竟然发现郭忠恕已经死了。官吏只得将郭忠恕的尸体草草埋葬在路边。几个月后,郭忠恕的故人赶来,要将他改葬,结果发现,只有郭忠恕的衣服还在,尸体却不见了。人们这才知道,原来郭忠恕修道已成,尸解而去了。

郭忠恕得道后,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行踪。只有他留下的界画、书法、文字学,一直深远的影响着后世。历代的画评、画论中,常常会出现郭忠恕的名字。直到六百多年后的明末清初之世,有人再一次见到郭忠恕,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画家萧云从之父萧慎余。据《画友录》记载,萧云从出生的前夜,父亲萧慎余在梦中见到那位工画山水、善写篆隶的北宋人郭忠恕来到家中,郭忠恕对他说:「萧氏将昌,吾当为嗣。」意思是萧家将要昌盛了,我来当萧家的后代。萧慎余得了这个奇异的梦,之后就有了儿子萧云从。云从长大后,不仅博学能文,还成为明末清初极负盛名的画家。

萧云从,字石木,号无闷道人,晚又号钟山老人。他的弟弟萧云倩也精于绘画,人们将萧云从、萧云倩誉为二陆(晋代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萧云从工画山水人物,他的笔法中颇有北宋遗风。他以「清疏韶华、笔墨爽利」的清新笔意,在清初画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姑孰画派。

康熙元年,太白楼重修,萧云从用了七天时间在其四壁画下了匡庐、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从此搁笔。据说这四幅山水画画得十分精妙,往来的文人墨客纷纷在画上题诗纪念。说起姑孰派画祖萧云从最杰出的作品,则是他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创作的〈太平山水图〉。这是一幅由43幅图组成的长卷,不仅是萧云从的代表作,亦是姑孰派的代表作。时人评价这幅山水长卷时说,每次展卷欣赏时,「如见鸟啼,如闻花落,如高山流水环绕映带,如池榭亭台渗绩满眼」,可谓「萧子绘事妙天下」。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人生中   我们错过了甚么

    下一篇: 世界第一大金字塔 藏在山里面(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