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面临的危机
2016-02-13
引言: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不然。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仍有很多独特的治病理念和一些药到病除的祖传秘方,在民间世代相传。
“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一位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讲述了他自己治疗结肠炎的经历,平时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但结肠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了根治,他从医书找到一方。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这东西如今太金贵了,他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备后用。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他亲自按古法炮制。果然几剂而愈。
  
因此针对中国的现状,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中医也完了!”
  
在此,让我们试着探讨中医药面临的危机和一点反思。

                        

                   (图片/绿色和平网站)


1. 中医药在中国的危机现状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帖子,讲的是有一位华人在日本期间得了过敏性哮喘,整夜咳嗽无法入睡,便在东京当地诊所看病。医生开了一种叫“小青龙汤”的药剂,这个人回来自己在网上搜了一下,是古代的一个方子,属于中药。他把这种药像感冒颗粒一样冲著喝下去,不久过敏性哮喘症状就消失了。

第二年这个人回中国,过敏性哮喘再次发作,在国内医院看病后,用了各种西药也不见好。最后只好去中医院央求大夫给开“小青龙汤”。年轻的大夫瞪着眼说,没听说过这东西……由此,这个人非常不解:医药领域比我们发达的日本,为什么不但不反对中药还做成药剂加以应用呢?

笔者由此联想到现在的美国,经济实力、军事科技等也是世界一流,在医疗方面比日本也是毫不逊色。而中医中药在美国也是越来越受欢迎,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一位老医生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中国云南,一个苗族农夫正在向田七喷洒农药。(来源:SimonLim  Greenpeace)

这里有一个中药材收购的例子。“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一名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自2005年起,林文喜就以每吨7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向山民收购枇杷叶。并相继敲开了广州医药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的大门。

原来落到地上随其腐烂的枇杷叶,随便捡来就能换钱,瞬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连残疾人都加入了捡叶大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一年仅靠卖枇杷叶,就能收入4,000元左右。枇杷叶应该如何采集、炮制?对此一位老中医详细地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乾乾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 ,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时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这位老中医解释说:“这是几千年来历代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据老中医所言,“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

(图片/绿色和平网站)

●中药转基因计画实施,影响药性


早在1999年,成都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枸杞等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材产量。这位老中医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等。



●“药中药”,农药残留超标



随着全世界对于中药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中药材多采大规模栽种,为了防治病虫害、增加产量而经常使用农药;早期土壤中残存有机氯剂或受周遭农场使用的农药污染,都有可能使中药材残留农药。

微量或在限量标准以内的农药或许能被人体代谢,有些农药经过煎煮后也会挥发,但如果大量且多种农药残留,长期服用就有可能慢性中毒。


●自然环境或工业污染,使药材含重金属



大自然的土壤中本来就存在或多或少的重金属,大陆种植的有些药材如果生长在工业废水污染的环境,或是加工过程中制造用水水质处理不当、制造机具锈蚀、不干净等,药材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机率更大。海外媒体报导,有些中国大陆农民将采收完的中药材放在路边曝晒,汽、机车往返经过时排放废气,也有机会污染中药材,造成含铅量超过标准。



●为求卖相,不当加工


植物性中药采收后,还要经过炮制加工程序,才能降低原药材的毒性与提升药效。早期燻硫可以让中药材在运输过程中发挥防腐、防虫蛀和提高保存功能。但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许多个体户兴起,专业的中药材炮制人员逐渐凋零,有些不良商人只顾药材卖相佳,不再遵循古法,滥燻二氧化硫,例如常见的枸杞子、红花、白芍、山药等,如果颜色异常鲜艳,或闻起来有刺鼻酸味,可能跟漂白、染色及过度燻硫有关。二氧化硫若长期累积体内,可能引发气喘、头晕、恶心等症状。



2.国际上其它国家发展中药的现状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并带来巨大收益,本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实际情况是在海外中药市场上,中国拥有专利权的仅为0.3%,日本和韩国所占比例则超过70%。海外中药市场规模近300亿美元,中国的中药所占比例却不到5%。

   
日本、韩国所占份额不断提高,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这些国家从我国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再进行精制加工后,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等。这样致使中国沦为日韩等国的中药材基地。



然而,最近来自中国的中药材却越来越面临信任危机:种植和采集流程不符合规范,药效减弱,尤其是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等。导致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开始在本国种植中药作物,以获取高质量的中药材。



据美联社去年12月报导,在美国常年几乎所有医师还都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但野生药材的减少以及质量和安全问题可能提升对美国种植的药材的需求,所以几个州已经设立“种植小组”,帮助农场主确定最常用药材的试验群丛。以保证满足今后美国市场对中药的需求。
  
中药药材含有剧毒“药中药”的问题,在日本也引起很大的震撼;因为日本现在连西医的处方也有8成会配合汉方药材,但是至今8成的药材是从中国进口,连最大厂家的津村也是8成仰赖中国,让消费者非常不安,因此2015年开始津村等大厂家在日本国内加强生产药材,可以安全、安定而快速地调度药材,而且实现加强药材履歴管理。
                   
3.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世界公认,中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以古代中国汉民族的医学实践为主体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所以,中医中药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古代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它走了一条不同于今天实证科学的道路。和当今的西医路线完全不一样,古代中医学是针对人体、生命、宇宙直接去研究,其深度、广度、影响远远超出现代医学。换言之,中国古代中医的发达程度,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现代的科学。

近代开始,尤其步入现代社会,遭遇文革的破坏,古籍被烧坏,老中医被批斗,造成中医文化和产业无人继承的悲惨局面。无论是普通的还是珍贵的药方,或者那些宝贵的经验,以及加工流程都无人完整继承,加上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 中西医结合”的路线,人们更不知道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了。


因此,重新看待和学习历史上中医药的辉煌历程,中医药从业者应切实掌握和充分运用古人留下的医学智慧。不仅如此,正如绿色和平组织呼吁的那样,作为国家的政府部门要多些责任:建立有效数据监督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农药监管,确保农药剧毒不应用在中药材上,加大对生态农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药企也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公开的药材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来源安全可靠。确保中药的种植以及土壤环境、采摘、泡制及加工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 避免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希望恢复中药的神奇疗效。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因失智 重力波发现关键人物无法共享荣耀

    下一篇: 情人节最不该忘的是孩子!这些知识一定要让他们知道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