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融资缺口已超过1万亿美元。(TART/WIKI/CC BY-SA)
【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日前,中国首次发布了“一带一路”相关指数,“一带一路”从此有了“晴雨表”。报告凸显了关键问题,即融资缺口却不断增大,已超过1万亿美元。
6月1日,在第八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正式发布了“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17)和《指数报告(2017)》,这是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领域的第一个综合发展指数。
根据指数报告的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交通和电力行业成为国际基础设施发展的重要引擎,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新领域逐渐受到关注。与此同时,指数报告中也提到,贸易保护主义和融资难等问题提高了基建领域的准入门槛。“当前基建领域需求旺盛,但融资缺口却不断增大,已超过1万亿美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投资、进出口贸易、跨境旅游等国际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也提升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根据指数报告,2017年基建发展潜力指数得分135,较2016年有所上升,其中市场需求得分104分,贡献率为77%。
根据指数报告统计,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塑造经济空间格局的重要途径,主要集中于升级改造公路、铁路,构建高速公路网及铁路网。
据《每日经济新闻》6月5日报导,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在6月1日的高峰论坛主旨发言中表示,当前世界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旺盛,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基础设施的融资瓶颈始终存在,一方面是每年高达上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是巨额的社会资本缺乏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政策环境和渠道。”
指数报告也显示,虽然多数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但行业壁垒依然存在。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在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融资方式上存在明显限制。
此前5月中旬,10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演讲时,连续说了一串“不”字,阐述中国立场。习近平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
有分析认为,习近平的这一连串表态,不仅是给已参会的国家听,更是对还在迟疑的国家说的。北京方面期望通过这样的政策宣示,能够解除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的顾虑。
不过,一些投资者有不同看法,甚至有不少人将中国注巨资投资“一带一路”比喻为“烧钱买存在感”。各界担忧的是,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不佳的事实,中国贸然投入大量资金恐有“烂尾工程”的疑虑。
对此,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只要有回报,投资便不会打水漂。中国正同各成员国摸索一种有商业回报的,可持续的新型投资模式。
西方学者和官员认为,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他们认为,中国通过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和货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