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全面改邓 前途多艰
2015-09-07
九三大阅兵象征中国政府的画时代转变:习近平已放弃邓小平“韬光养晦”政策,改为向外展示军力。这个外交转变虽事关重大,却只是习近平全面“改邓”的其中一环,他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彻底改变邓小平定下的政策。

邓小平定下的治国模式,主要有外交上韬光养晦,这个政策有数个重点:1.不向外展示军力,不亮剑避免战争;2.避免介入对外争端(譬如钓鱼岛主权之争),主张暂时搁置争议,留待日后再解决;3.避免争端和战争的目的,是希望在稳定环境中,争取时间发展经济,中国最终能“超英赶美”。

经济上以出口为主:积极发展工业,因为中国低工资,产品成本低,价格占优势,出口竞争力强,所以成“世界工厂”;从出口赚到的钱,再投资到国企和基础建设上,这是改革开放30年,经济起飞和中国崛起的主因。

习近平上台后,要将中国打造为“新型大国”,主要手段就是全面改变邓小平模式,包括上述方面。

以韬光养晦来说,习彻底放弃国际上不动声色、不介入争端的政策。2013年11月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还算是防卫性质;2015年南海造岛和建设军事设施,比东海政策更进一步,大有进占南海和控制航路之意。九三大阅兵进一步向外展示军力;值得注意的是,参加阅兵的全部武器都属自制,84%以前都没有公开过,包括“航母杀手”(针对美国十艘先进航母)导弹、射程可及美国的导弹,这是向美国“亮剑”。

以集体决策制来说,习近平一上台,就将九常委减为七常委;七常委中,代表人大和政协的张德江和俞正声是闲角或养望;王岐山是习重用的左右臂膀;李克强因经济动荡被传地位不保,张高丽因天津大爆炸而请辞,刘云山被边缘化。加上党内十个小组都由习亲自领导,“九变一”之局使习大权独揽,一人决事,集体制名存实亡。

以经济模式来说,举世皆知,中国经济要转型,从出口型改为内需型,要减少政府投资,多依赖市场力量,以便企业从市场竞争持续成长。值得注意的是,邓模式中,外交上韬光养晦和政治上权力稳定,都是为发展经济,现在习近平放弃韬光养晦和集体领导制,不再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反而重视外扩,经济遇瓶颈了。

习近平全面“弃邓”,雄心勃勃要打造一个新中国,前途却极艰巨,可从外交、政治和经济三方面看出。

中国经济规模庞大,要转型不易。首先,习希望将成长率维持在中高速的7%,但7、8月制造业和出口大跌,国内消费也放缓,不像过去数年急速增长,能否维持7%的成长,已成大疑问。其次,近年形成的信贷泡沫,已因股市大跌而破灭(周小川之语),但经济动荡问题不在股市,而在中国经济失去增长动力(出口和内需双双放缓)。北京眼前最大问题,是能否遏止经济下滑,避免成长率跌至6%以下。如果成长率跌至4%,政局不无可能出现动荡。

政治方面,由于经济出现30多年来没发生过的危局,党内已出现分歧意见,挑战习的经济决策。其中一个是,党内对“暴力救市”有不同意见,认为那是干预和破坏市场。另一更重要分歧是,挑战者认为,经济模式不应过度放弃出口,工业应向高附加价值产品方向发展;日本、德国都经历各自的“经济奇蹟”后,仍依赖出口,习政府不应减少出口比重。

外交方面,习放弃韬光养晦,代之以强硬路线(譬如南海争端),结果在天安门阅兵台上看得更清楚:习核心虽广邀大国元首参加,但除了普亭和朴槿惠,美欧列强领袖没有一个愿意参加“秀肌肉”派对,更不要说强邻日本和印度,就连日渐变为中国经济殖民地的澳洲都未出席。
这些情况显示,“新型大国”实际上已陷入某种孤立。在大阅兵热闹升平表象下,难掩外交上的寂凉。习近平下旬访美,华府即将出招,北京外交的挑战会更凸显。
    来源: 禁闻 责编: Kitt

    上一篇: 分析:习最新提拔的一人将来或最“抢眼”

    下一篇: 围绕阅兵意外多 习近平不悦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