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空间只能靠“挤”
2019-03-18
【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央行行长易纲3月10日北京两会的记者会上称,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降准)还有一定空间。刚刚发布的金融数据全线下滑令人大跌眼镜,分析指在二季度或降准降息。

中国央行在去年和今年进行一系列的降准操作之后,五次降准3.5个百分点。目前中国6家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实际执行存准率为12%和13%,中小型商业银行为10%、11%和11.5%,县域农村金融机构为7%和8%,政策性银行为7.5%,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为6%。全部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1%。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3月10日说,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实际上跟发达国家的总的准备金率差不多,而且这个比率要远低于日本的比率”。

目前中国的银行清算用的超额准备金率只有1%左右。因此,当前商业银行的总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12%左右。易纲强调,下调准备金率在中国目前情况下还有一定空间,但比起前几年小多了。

《证券日报》3月11日评论文章称:“现在商业银行的存准率实际水平已经清楚,但实体经济对于资金仍是渴求的,在这样的形势下,降准仍是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必备工具。那么,降准空间从哪里来呢?只有靠挤了。”

中国央行最新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让分析师们大跌眼镜,社会融资,信贷等几项关键数据一改一月份的井喷状态,严重不符合预期。分析人士指,市场担心的是M0(流通中的现金)这个数据,2月份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下降2.4%。当月净回笼现金接近8000亿。这引发了市场的担心:人们手中的现金,过年期间没花掉,过完年又都存回到了银行,意味著百姓在最重要的节日里的消费意愿下降。

降准的学名为“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假设商业银行吸收了100亿存款,但是为了应对平时的支付和防止挤兑风险,会被中国央行截流10%作为“存款准备金”,银行只允许释放最多90亿的贷款资金。这个10%就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根据通行的《巴塞尔协定》规定,一般都在10%左右。

降准释放出来的流动性会被用于购买商品原材料和支付工资等。在一定时间内,这些商品和服务供应是不变的。降准突然多出的钱去追逐一定的商品,自然会造成普遍涨价,也就是俗称的通货膨胀。

此时若百姓手里有一笔存款暂时用不上的话,这笔钱实质上就缩水了,百姓也会寻求避险和保值增值的渠道,可是放眼中国内地市场,无论是古董还是股票,古钱币还是比特币,风险都较高。很多人过去近二十年的经验表明,还是房地产最保险。所以这些多出来的资金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房地产,造成房价的涨幅比一碗面的涨幅还高一些。

此外,若中国央行提高准备金的话,造成市场上“钱荒”,房地产开发商需要资金无处可寻,就只能去民间许以高额利息获得建设资金,这必然也是抬高了一个楼盘的财务成本的。所以在同样的拿地+同样的开发建设标准情况下,当遇到提高准备金时,一个楼盘的成本会更贵,所以售价也会更贵,即房价也会涨。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猜测

    下一篇: 大摩:中国贸易今年恐转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