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黎紫曦综合报导】中国大陆导演郑琼花了6年时间,制作了一部关于农村女娃和都市少女的生活纪录片《出路》,展示了中国大陆的两个不同世界。
12岁的乡村女娃马百娟是甘肃白银市会宁县人,她就读的小学叫“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子镇野鹊沟小学”,这个“学校”只有2位老师和5名学生。这里的课堂很小,只有一块黑板,灰色墙上挂着视力表和校训。
夹杂着西北口音的老师,叫着马百娟的名字,“马百娟,你来读一下。”马百娟则用稚嫩的声音,朗读着《我的家乡真好》。当然,马百娟不会去质疑书中的内容,但是那里描绘的家乡,与野鹊沟截然不同。
和许多农村孩子一样,马百娟很小就要学着照顾自己,从井里打水,自己动手做“早餐”,帮助家里做农活。
不过,这里的早餐,就是将冰冷的馍馍掰碎,然后放入一碗水中,待馍馍泡软后,把它吃下。
放学后,马百娟要马上赶回家帮父母喂猪、做饭,并和父母一起收糜谷。马百娟的梦想是去北京上大学。
然而,马百娟的父母并不支持她。2014年,17岁的她和表哥结婚了。这样的结局,对于未成年的她来说,不知是好还是坏?
大城市少女袁晗寒则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她出生在北京,家境优越,从小就学习钢琴、舞蹈、美术等课程;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直至进入中央美术学校附中。
不过,17岁的她,进入央美附中后,又选择退学。
退学后,袁晗寒经常在北京四处闲逛,后来在南锣鼓巷一眼看中一家铺面,家人就毫不犹豫的花了2万块,将这家店面租下。之后,袁晗寒在那里经营起酒吧。不过,没多久,酒吧就倒闭了。
2012年袁晗寒前往德国杜塞尔多夫攻读艺术硕士学位。2015年,她从德国归国,先是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实习,后来开设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担任公司CEO。
事实上,像马百娟和袁晗寒这样的案例,在中国大陆社会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大,并形成了“一个中国,两个世界”的落差。
《日报经济新闻》报导,中国的贫富差距再次出现扩大。作为收入差距代表性指标的“基尼系数”,连续2年出现小幅上涨。富裕阶层收入大幅增加,中间阶层增长缓慢。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6年报导,近30年来,中国大陆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 0.45以上。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以教育为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大学”,这样励志的话语,正在失去说服力。因为教育这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