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又重阳 佳节多习俗
2017-10-27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成为关于重阳节的最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易经》是以九为阳数之极,黄历的九月九日,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九”或“重阳”。重阳节,自古以来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节日,关于重阳节的习俗也有很多,如:登高、赏菊、插茱萸、饮重阳酒、吃重阳糕等等。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也有重九、茱萸节、菊花节等称呼。

重阳节的登高之俗
九九相重,步步登高,这一习俗,至少从汉到魏晋时代就已有之。

关于重九登高之俗起源的记载,可见于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除了辟邪,登高的人们各有情怀。唐代诗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重阳节对他来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元末年高士丁鹤年,在重阳日里独自登高,写下了“凭高眺远无穷恨,去国怀乡一寸心”这样的诗句。重阳,对于丁鹤年来说,是一个怀念故国的日子。

重阳节的飨宴之俗
九九重阳这样的吉祥日子,庆祝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自古重阳节就有飨宴高会的习俗。曹丕曾在一个重阳日给大书法家钟繇写过一封信,信中提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古人是多么的有诗意啊!

《东京梦华录》记载著北宋重阳节时 --“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

重阳节的赏菊之俗
重阳节的诸多习俗中,赏菊更是佳节盛事。

《东京梦华录》记载著北宋人赏菊、重阳节欢聚的情景:“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这真是一场秀色可餐的赏菊盛会。

重阳糕 步步高
重阳节也有节令小吃,这就是重阳糕。高与糕谐音,有“百事俱高”的吉祥意义。加上重阳节又是个登高的节日,所以重阳糕的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

重阳糕至少在宋代就已流行,并且种类繁多,有咸甜口味,也有纯甜口味,形制也很丰富,如:北宋的重阳甜点糕饼上,常见以面粉捏作“狮蛮”形象作装饰,称“狮蛮糕”,到了南宋种类就更多了。《梦梁录》记载了一种用栗子为主材做成的糕点,要将栗子捣得细细绵绵做成内馅的称“狮蛮栗糕”,成为节令甜点。南宋时,直接有“重阳糕”这种名物,《梦梁记》有载:“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王府、贵家以糕相赠。”看来,这重阳糕还是一种很高档的节令食品。

重阳酒 可辟邪
重阳节饮重阳酒的习俗一直流传著,如:唐代的白居易就曾弄到一个制酒的秘方,依法炮制。他在〈咏家酝十韵 九九酿酒〉记敍了如何自酿重阳酒,诗曰:“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马一浮千年国粹一代儒宗长夜凄风云霞瞑灭

    下一篇: How Kindness Transformed a Thief    宽容仁善 感化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