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婆罗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也就是说印度人是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
(图)最初的印度数字原型
那么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 但为什么不叫印度数字呢?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终于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创造,但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不是用圆圈,而是用点来表示。
由于印度数字简单方便,所以阿拉伯人很快便使用起来,并把它传到了欧洲。与冗长繁杂的罗马数字相比,这种数字记法有很大优越性,于是在欧洲普及开来。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计算之书》,系统介绍和运用了印度数字,标志着新数字正式在欧洲得到认可。由于是阿拉伯人将印度数字带来的,所以欧洲人一直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也就是说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所以被后世普通称为“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