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化
-
史海
国语好过普通话
中国地方广大,方言众多,就算文字统一的汉族,不同语系地方的人,大家都不能听懂对方所讲的话。
南方语系较北方为杂,就广东来说,就有三个语系——粤语系、客家语系、闽南语系。
按照传统说法,中国有八大语系:
中国八大语系北方语系为大
北方语系:俗称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下称人口比例)。
吴语系:因语音绵软被誉为“吴侬软语”,以上海话或苏州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和浙江省大部分,使用人口比例8.4%左右。
湘语系: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比例5%左右。
赣语系: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比例2.4%左右。
客家语系: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南北部、广西省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比例4%左右。
闽北语系: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分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比例1.2%左右。
闽南语系: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及南洋华侨,使用人口比例3%左右。
粤语系: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省东南部。
港、澳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人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比例5%左右。
百年前国民政府制定国语标准
人口众多的国家既然要统一,就要寻求一种共同的语言。辛亥革命成功,中华民国首届国会便讨论统一“国语”的问题。教育部(北洋政府)召开了会议,决议改“切音”为“注音”,采定注音字母,准备从统一汉字读音入手来统一全国语言。
第二年(1913)召开了读音统一会,正式采用“国语”作为全国统一语言的名称,审定了六千五百多个汉字的法定国音,制订了国语注音字母,这样就在汉语发展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现代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1949年共产党急不及待把“国语”改为“普通话”,说是取其“普遍共通”之意。我当年一直弄不明白,“国语”——国家统一的语言,是一个极好的用词,为什么要改为一个模糊不清的不科学的“普通话”?在中国,各地的方言就是该地的“普通话”,只有“国语”才是全国统一的。只因国语是国民党创立的,一定要革命改名!
1918年正式公布最终确定的注音符号,一共37个:
ㄅㄆㄇㄈ ㄉㄊㄋㄌ ㄍㄎㄏ ㄐㄑㄒ ㄓㄔㄕㄖ ㄗㄘㄙ ㄚㄛㄜㄝ ㄞㄟㄠㄡ ㄢㄣㄤㄥㄦ ㄧㄨㄩ。
注音字母正式公布后的第二年,教育部又推行了根据读音统一会审定读音编成的《国音字典》(1919年初版),目的是更好地推行国语。之后,成立了“国语统一筹备会”,确立北京语音为“国语”的标准音,制订拼音字母方案,终于确立了“国语”在全国的地位。
民国时期推广“国语”的学校教育
学校有一种课本叫“说话”,是推广“国语”用的。“说话”的课材是用最有趣的故事编成的,经常以江山、王立两人对话的形式出现,十分生动;还有绕口令以训练讲国语的能力。最出名的绕口令是: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扑通跳下水……”。传说当年讨论确定以何种方言作为“国语”时,不少有实力的粤人提议以粤语为“国语”。而当时的国会中,广东籍议员超过半数,孙中山先生虽是粤人,但他力排众议,认为说北方话的人占全国人口70%以上,且北京话只有阴阳上去四声,易学易懂;而粤语有九个音阶,难懂难学,强行把粤语推向全国,不符合易学易懂的原则。所以他劝说粤人跳出乡土观念,逐个说服,终通过以北京话为全国通用的
语言——“国语”。
此网传可不可信姑且不论,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说北方话的人有70%以上,怎么可能把只有5%人说的粤语当作“国语”呢?当年推广“国语”雷厉风行,不但国内,连海外华侨都用“国语”教学,没想到香港却一直用粤语教学至今。
中共蹂躏旧文化闹出许多笑话
1958年我开始接触汉语拉丁拼音,其实早在明清时代,已有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到了清末,拼音方案就有27种之多。民国时期,除了颁布国语注音符号,还有人研究了国语罗马字、北方话拉丁新文字等,一直到1958年,才由中共政府确定汉语拼音方案并付诸实行。
1949年,现年108岁的周有光先生从美国回来,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并在上海新华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区行兼职。周先生通晓汉、英、法、日四国文字,被邀请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周有光被誉为中文拼音创始人之一。
共产党要创造一个“新世界”因而要炸碎“旧世界”。对旧文化大改其改。
我记得东南亚小国Laos过去的译名叫“老挝”,译得很好,可他们偏要把“老挝”改译“老挝”,而当时“挝”字只有一个读音zhuā,其义为“打”或敲打,如“挝鼓”、“挝杀”。
“辞源”只有一个读音zhuā,还注明“挝”古同“抓”字。直至有一次电台播音时把“老挝”读为Lăo zhuā,才如梦初觉。我当年听了真忍俊不禁,后来他们把“挝”字多加一个wō音,注明“老挝”读Lăo wō,是国名,在东南亚。台湾便一直称“老挝”至今。
大矛盾:共党号称“唯物主义”
忌讳却多
共产党自栩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但他们的忌讳更多,总要把以前的历史掩盖和篡改。文革时实行“军管”,丘八们进驻学校和单位,盛气凌人。由于我会写毛笔字和粗通绘画,被叫到文化室写墙报和制作“革命”画。
我的头头是美院出身的,有一次画忠于毛,红旗、海陆空齐全的“忠”字牌,竟被兵佬指责为什么红旗上的旗尖支支刺向毛的心窝?说完便给了头头一巴掌。
还有一次,要过十一,做宫灯。我们请来一个会做灯笼的老头。他先用竹篾扎成一个椭圆形,然后再糊上红纸。那兵佬又来挑刺了。他左看右看,质问为什么灯笼都扎上十二圈?老头不明所以,兵佬说:不行,不能十二圈。兵佬走后,我对老头说:你记得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吧,那白日不正是十二角?
例子是不胜枚举的。他们偏要把“幼稚园”改叫“幼儿园”,把“僮族”改叫“壮族”、“和阗”改叫“和田”,“联俄容共”变成“联俄联共”……可见用心良苦。
曾经有一个时期,说是要废除汉字,实行拼音化,不加标点符号。如果当年真这样,那就天下大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