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最近爆发的疫苗风波未了,药品安全问题又被提出,据外媒日前披露,一些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无法通过审查的药品,转移到中国后可以〝重获新生〞,甚至成为畅销药。外界质疑,中国新药审查可能存在黑箱操作。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30号报导说,中共当局为了打造一个竞争性的本土医疗产业,急于鼓励国际药厂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很多其他国家没有经过批准、下架或投资失利的药物,只要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就有了〝重生〞的机会,可以在中国上市导致中国沦为全球次级药品的倾销地。
文章举例说,中风药物cinepazide在1980年代因副作用退出西班牙、法国等国,因为出现了与使用该药有关的血液疾病报告,但调查发现,到2010年,该药已经跃居中国畅销药品。
另一个例子是,必治妥施贵宝公司(BMY),发现旗下肝癌药物〝布立尼布(brivanib)〞效果不如对手,2013年停止了该药的全球试验,但是,却把此药授权给中国新创公司再鼎医药生产。
报导指出,像再鼎医药这样从西方制药商购买已半途而废的产品的中国企业,还有几家。
北京市二级甲等医院主治医师王先生(匿名):〝在中国,都讲究进口药利润比较丰厚嘛。0145我接触一个搞康复的医生,他在中国还挺有名的,他说有一些欧洲国家的药,在他们当地生产出来根本就不会用,但他们弄到中国来用。因为它这些药都带有一些保健性质的,可能没有多大的害处,也没有什么益处,但是它价钱很贵,但是在中国就能打通以后来用,这样的药有很多。〞
《华尔街日报》援引行业专家表示,长期以来一些药厂持续在中国出售,从来没有在其它国家测试或者上市出售的药品。因为大陆允许这么做。
新药审批在其它国家都要面临长时间和较高标准的测试,而在中国则可以获得快速批准,原因之一是它们不需要证明新药优于现有药品,但在美国,有90%的新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都因为这个原因被放弃。
王先生:〝康复这一块,在国外,它认为有些药没有经过临床验证的,一般的药能够达到50%或者60%左右的有效率吧,可能就是一个好药了,那个必须得做多少例实验之后,得有这些充分的数据才可以,但在中国,它可能在这方面就不见得那么严格的去要求。〞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没资格的药能快速进入中国,而更多的好药却因为不符合中国的监管标准而迟迟不能进入中国。例如,在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药物,在中国却需要另行测试,等待审批时间可能长达一年,导致药效好的新药被拒于门外。据统计,2008年到2012年全球推出的合规药品中只有21%在中国有售,比例远不及美国的68%。
北京市二级甲等医院的主治医师王先生表示,这种情况往往是当局为了保护旧有的利益而有意这样做的。
王先生:〝你比如说,它通过新技术,突破了某一种新药,但这个药从工艺角度讲又因为它是有突破性的,可能在制造过程中,比原来的药还便宜了。但是中国现在生产的药,都是人家原来的技术,那么这个(新)药一进来之后,马上就把原来那种药给‘落伍’了,面临淘汰。因为中国好多药厂都是属于国营的嘛,它可能是为了维护这种国营企业的利益,它可能继续沿用他的旧药,而不去更新换代。〞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赞宁指出,上述劣药驱逐良药的现象,中国药监部门难逃其责。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赞宁:〝我认为这是中国药监局的渎职行为,国外审批不了到中国能审批,也就说明中国药监局简直是草菅人命,药监局已经枪毙了一名局长了,现在它是‘旧病’又重犯了。0208这个情况已经不止第一次了。〞
据报导,2007年中共前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因收受药厂贿赂,滥发许可被判处死刑,他任职期间,有超过15万种药品申请获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