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日本夏普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正式宣布,夏普将接受台湾鸿海的出资,并入其旗下进行重建。这是外资企业第一次收购日本的大型机电企业。与另一收购对手的日本官方基金相比,鸿海答应不拆分夏普,保持继续雇用40岁以下的员工,在资金上的条件也相当丰厚,最终完成了对夏普的收购,并于2月底完成协议的签署。
日本的日产汽车曾在1999年业绩低落时,被法国的雷诺以6,430亿日元(合约57.55亿美元)收购,这次收购夏普的金额是7,000亿日元(合约62.65亿美元),成为外资收购日企的最高金额。
鸿海作为世界最大的机电产品的代工企业,近年代工生产苹果手机业绩得到稳步增长,但是一直没有自己的品牌,把夏普纳入旗下后,在技术开发等方面得以抗衡三星等竞争对手。
而夏普的主力产品液晶近年业绩不振,连续3年赤字,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并入鸿海旗下后,在产品销售方面与鸿海可以实现互补的相乘效应。但手机业务在全球的需求开始钝化,导致液晶需求量减少,所以收益的多元化可能是鸿海的当务之急。
夏普陷入经营困境后,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官方基金“产业革新机构”曾提出重建方案,内容主要是拆分夏普现行的事业部,把液晶事业部与另一家液晶厂家的株式会社日本显示的液晶部门合并,把剩下的洗衣机等家电事业部与东芝、日立的相关部门合并;在资金方面,出资3,000亿日元(合约26.85亿美元),再贷款2,000亿日元(合约17.9亿美元),同时要求两家主力银行,即瑞穗银行和三菱东京UFJ银行放弃3,500亿日元(合约31.33亿美元)的债权。但是,这一方案遭到银行方面的抵抗。
而鸿海方案是,出资约7,000亿日元,其中以适合的价格收买夏普的主干银行的债务。所以,鸿海的方案得到了银行的支持。同时答应不拆分夏普,维持现行的经营层体制,保证40岁以下员工的雇用。
鸿海曾在2012年与夏普达成过协议,同意向夏普主体进行出资,但随后以夏普股价下滑为由,一直未能兑现承诺。所以夏普对鸿海存有一定疑虑,希望预先支付保证金。对此鸿海表示同意,近期将快速支付1,000亿日元(合约8.95亿美元)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