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收入逐渐增长,但其表象背后却隐藏著诸多社会矛盾。(Adobe Stock)
【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70年弹指一挥间,世界处于大变革时期,中国经济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70年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和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百姓收入逐渐增长,但其表象背后却隐藏著贫富差距巨大、区域发展失衡、民生负担严重等诸多社会矛盾。
据1948年3月24日《新民报》报导,1948年的1000万元相当于1937年的27元。统计资料表明,1949年人均年现金收入不足100元。1957年人均年现金收入达到 254元。到了1978年,人均年现金收入 343元,比1957年增长35.4%,扣除物价上升因素,21年里收入水平实际增长18.5%,平均每年递增仅0.8%。
在经济濒临崩溃的时候,北京政府被迫“改革开放”,百姓收入得以较快提升,从1978年的 343元增加到1998年的5425元,扣除物价因素,20年实际增长2.2倍,平均年递增6%。2018年达到2万8228元。
但是,70年来中国已经超发了天量的货币,也发生过数次高通货膨胀事件。
2019年,中国多省份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上海继续以2480元/月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居全国第一,辽宁省最低仅为1300元。
说到收入,无法回避的就是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介于0~1之间,数字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
据官方数据,1978年基尼系数为0.317,自1994年开始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4年超过了0.465。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10年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0.481。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显示,家庭的基尼系数达到0.73,中国的贫富差距巨大。
行业间的收入也相差巨大。由权贵集团及国企垄断行业控制的如:电力、石油、电信、煤气等行业,与社会服务业的工资差距越拉越大。
教育的产业化、高涨的房价、层层盘剥的医疗产业链,让中国人在这三座大山下苦苦挣扎。
尤其房地产裹挟了经济,吞噬了百姓财富,中国百姓收入的涨幅,远远落后于房价的涨幅。
进入2019年,水果蔬菜一路狂涨,猪肉价格一飞冲天,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令很多人感叹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什么都在涨,就是收入没有涨,生活过得真是艰辛。
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增加了,必然要在其它方面减少开支。经济的下滑,失业危险的增加,让更多的人选择捂紧钱袋。
近一段时间,关于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争论也引发热议。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即代表全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以前这个数字一直在10%以上,2019年首次连续跌破10%和9%两个关口。
代表低端消费品市场指标的榨菜,出现营收与净利润高速的增长,让人联想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指标——榨菜指数。有评论说,吃榨菜的人多了,表明大家都没钱了。其原理为:榨菜是低端易耗品,以前消费人群以农民工占大多数。一旦某个地区榨菜销售额增加,可能意味著人口流入的增加,或者是人们消费降级。
为什么中国人不敢消费了?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的荷包都被房子掏空了。
中国人一直有存款的习惯,但现在的中国家庭,大部分是“负翁”。统计显示,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时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两倍。
2015年,居民新增贷款占当年全部贷款的33%,2016年,这个数字是50.04%。2017年,该比例再提高到52.7%。而这些贷款,70%以上都是中长期的房贷。另外,还有大量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方式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但居民收入的增速却远远没有跟上房价。2006年,负债收入比只有18.5%,2018年已经高达77.1%。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有5.6亿人的银行存款为零;90后(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群体)负债额是月工资的18.5倍,人均负债12万。按人口比例来算,中国90后有1.75亿人,即便算他们全部是负债,那还有3.85亿其它年龄段的人口是零存款的。
表面看居民收入确实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收入跑不赢房价,追不上物价,再加上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巨额支出,令人几乎感觉不到收入变化带来的财富盈余。统计数据显示,百姓实际收入落后与经济增长,说明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并没有被到居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