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峰会在上海举行。当天上午,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新闻发布会也同时举行。由于此前西方国家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都异口同声,说中国央行在跟外界沟通上有待改进。所以,大家对这次发布会充满了期待。果然,周小川行长“不负众望”,爆出了很多“猛料”……对于投资者及中国民众来说,以下三段话非常值得推敲:
1、“中国将继续实施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鉴于对中国和全球经济当前形势的看法,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来自通稿)
2、“从中国的情况看,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中的比重还是相对偏低的,有很多国家个人贷款,特别是住房贷款可能占总贷款的40%-50%,中国只有百分之十几,比例比较低。所以银行系统觉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产品,有发展的机会。”(来自现场答记者问)
3、“中国是有强烈愿望使股本融资的市场更好的发展,我们也确实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确实也不能拔苗助长,所以它是有一个自然发展成熟的过程。”(来自现场答记者问)
说实话,这三段话都让人感到震惊!虽然央行此前已经这样做了,但却没有这样公开说过。现在从周行长那里直接说出来,的确显得非同寻常。
第一段话说的是货币政策。此前,官方对此的表述一直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仅此而已。自2014年12月广义货币M2创下12.2%的近年年度增长新低后,货币增速不断提高,尤其是股灾救市之后突破了13%。到2016年1月更是达到了14%,创下19个月以来新高。此外,1月份新增贷款也是史无前例的多。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所做出的是“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这种全新的表述,这也是此前没有过的。所以,1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然不是偶然的了。周在通稿中说“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是可以重返“适度宽松”的,因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和工具”。其实说白了,周小川就是明白地告诉大家:央行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印钞放水的……
第二段指的是楼市加杠杆。最近,央行等部委调整了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首套房最低可以降到2成,这事实上是给楼市加了新的杠杆,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议论。大家普遍担心会加大楼市泡沫,也有人担心让银行面临更多风险。此次周小川的表态似乎告诉人们,央行对给楼市加杠杆不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式的,而是“比较有把握”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看一下目前的数据资料。根据央行官网上公布的最近数据:到2015年12月,中国房地产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3.95万亿元的22.4%。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高2.1 个百分点;增量占全年各项贷款增量的30.6%。其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5.04万亿元;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52万亿元;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4.18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比例是15%)。2015年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23.2%,增速比上年末高5.7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8.9个百分点。
目前,房地产三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大概是22.4%(上述数字未包含外币,但外币数量非常小),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15%。周小川行长告诉说,国外有相当一批国家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贷款的比例达到了40%到50%。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至少还有1倍的杠杆可以加上去。而且从过往经验看,个人住房贷款带来的烂账比例不高。此外,还有一个逻辑就是:中国目前债务率偏高,主要是企业债务,政府和家庭债务的确有加杠杆的空间。那么,不知道周行长考虑没有,国外民众的人均收入是多少?房价在其家庭收入中的占比又是多少?如果不清楚的话,笔者愿意提供如下参考数据:
可见问题出来了:与其他国际城市和世界标准比较,中国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不仅仅是偏高,而且是很高。再次加杠杆之后,每个家庭的经济沉重度可想而知,并且肯定会严重影响其他方面的开支。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楼市的政策面将持续偏暖,利好接连出台的状况将持续。那么,货币政策继续在房地产行业倾斜,难道不会是饮鸩止渴?一线城市近期的房市走向已经显现出令人担忧的迹象,而周行长的表态还在告诉人们,房地产仍然要在稳增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他的这番言辞到底是对事实的视而不见,还是有意装聋作哑,亦或是黔驴技穷般地继续忽悠百姓、粉饰太平的官词?
最后一段,是说的令中国民众苦不堪言的股票市场。周小川在谈中国债务率偏高的问题时谈到了股市,就是要推出所谓的“注册制”改革,亦即降低间接融资比例,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因为股权融资是不用还的,投资者风险提高了,但回报也可能提高。
在这段文字里他使用的是“强烈愿望”这四个字,与此前官方下发的“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文件,遥相呼应。也就是说,在他眼里,2016年的中国股市可能会有所突破。不过,这当然是从融资角度上讲,而不是从股民收益上说的,对此大家千万要小心,别误入歧途。但问题在于,根据目前二级市场的弱势,如果股票市场持续低迷,股票发不出去,融资效应又会如何体现出来?
其实,说来说去,央行行长的思路根本没有走出过去的窠臼,仍指望继续靠“财政刺激、宽松货币、刺激房地产”来拉动经济,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说的“新常态”?由是观之,中国经济的未来真的是令人无限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