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玩具 爸爸是这样做的

孩子“偷”拿玩具 爸爸是这样做的

2015-01-09
孩子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但为了让处罚合理,就需要了解孩子犯错是有意还是无意,年龄尚小的孩子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吗?他脑子中的是非、对错是什么样的?因此即使孩子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也要控制好情绪。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大声斥责,要冷静、谨慎地导正孩子不当的行为。

引导孩子正确弥补错误
大多数孩子都不是成心要干坏事:皮球是不小心脱手,把窗户玻璃打烂了;裤子是被公园的树枝划烂的;喜欢的东西就揣在兜里了……

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父母要尽量克制,保持平静。跟他说说他的行为会有哪些后果,然后教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弥补。

这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宝宝四岁多的时候,爸爸带着他去一位叔叔家玩。他很快被叔叔家小哥哥房间里的飞机模型吸引了。玩了一会儿觉得特别喜欢,爱不释手。于是趁大家不注意就偷偷揣进衣服里。

跟爸爸回家的路上,宝宝心里觉得特别纠结,实在忍不住还是跟爸爸“坦白”了,说自己偷拿了人家的小飞机。爸爸沉默了一下。然后,爸爸态度温和地对他说:“咱们一起回去把小飞机还给叔叔吧,爸爸以后再给你买一个。”

于是宝宝极不情愿地跟着爸爸回去送还小飞机,心里即舍不得,又觉得羞愧,还害怕得哭了。

爸爸只是很平静地回去跟那个叔叔说:“不好意思,孩子不小心拿走了小玩具,现在送回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从头到尾爸爸都没有训斥宝宝,也没有用“偷东西”这个词,之后也再没提起。而这位爸爸马上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宝宝,犯了错误要承担责任,要勇敢面对和纠正。

孩子虽然还小,但已有了自尊感和羞耻心。即使是家里人,也不需要向第三个人转述这件事,孩子感受到自尊被呵护,会从错误中学到正面的经验,同时也会尊重其他人。

孩子犯错可能是在探索世界
虽然孩子的错误经常让父母抓狂,可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有意的想要和父母作对,他只是以他的方式在探索世界。

在成人眼里很平常的事情,对孩子而言可以很新奇。面对着纷繁的世界,孩子的眼里充满了好奇,他想要去了解,而且是用自己的方式。因此在孩子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错误,可以说,孩子探索的过程就是出错的过程。

在一篇名为《孩子的“错误”》的博文中,一位妈妈分享了一次孩子犯错的经历。冬天,妈妈带了5岁的儿子去公园。公园里有个金鱼池,看着在水中游动的金鱼,儿子突然问:“妈妈,天这么冷,我都穿上棉袄了。小鱼没衣服穿,它不怕冷吗?”

还没等妈妈回答,儿子又大声说:“妈妈,我把我的帽子送给小鱼儿吧。”说著就摘下帽子,丢进水里。看妈妈愕然的样子,儿子晃着小脑袋得意地哈哈大笑。

这位妈妈在文章中写道:“我哭笑不得,眼看着他的帽子吸饱了水就要沉到池底去,那样要取上来就费劲了,我赶紧寻了一根树枝,将帽子从水里捞了出来。手里拧著湿漉漉的帽子,心里有要狠狠训他一顿的冲动,但看着儿子为能做了一件好事而莫名兴奋的小脸,我犹豫了。

孩子有什么错?他无非是没有听大人的话,做了一件‘他认为对的好事’。我思来想去,首先肯定儿子这件事初衷是好的,表明他很善良,有同情心,有爱心,这是做人最美好的品质。同时我也委婉地批评他:可以先问妈妈,鱼儿在水里生活真的会冷吗?然后再把帽子送给它们也不迟。”

这位妈妈后来在金鱼池边上花了10分钟的时间给儿子解释,鱼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它们是如何能够自我调节体温,与不同季节的水温相适应,并得以生存……

“如果我不加分析,就理所当然地责备他笨,骂他傻,甚至打他屁股,那么,孩子的纯善之心极可能受到伤害,对于他的成长来说,那将是一个母亲最大的错误。”

可能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觉得不犯错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当孩子犯了一次错后,就不再让孩子去尝试,不再让孩子去探索,那么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因为孩子必须在不断的尝试中学习新知识,孩子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中发现新世界。虽然每一次的探索有可能意味着犯错,可对孩子来说,一次犯错的机会,实际上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错中,孩子可以发现正确的方法。
    责编: Hai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