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瑗知⾮我所师
2020-11-08

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不是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那他就是真正地走在修行的路上。在中国古代,“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最大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无知。”高傲的人目空一切,离道甚远;谦卑的人闭门思过,见贤思齐。在中国历史上,“伯玉知非”的文化典故广为人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在他的诗中留下了“蘧瑗知非我所师”的名句。

君子典范 行年五十知四十九年之非
世道纷纭,熙熙攘攘,人心易为名利所驱,不注意修正自己就会失去真我。古代圣贤修身,在于修心养性,每日三省,防微杜渐,久而久之,就能修成正果。自古以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把反省做为自己修养的重要手段。

蘧瑗,字伯玉,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上大夫,因为人贤德而闻名于诸侯各国。相传他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蘧伯玉品德高尚,光明磊落。他与孔子亦师亦友,孔子几次去卫国,多居住在蘧伯玉家,可见孔子与伯玉相交之厚。孔子周游列国,走投无路之际,曾数次投奔蘧伯玉。《论语》记载,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他也是孔子尊敬和称颂的君子。吴国著名政治家季札访卫,拜访蘧伯玉、史鱼等后,称赞地说:“卫地多君子,其国无故。”蘧伯玉的言语“耻独为君子”被千古传颂,故蘧伯玉被历代圣贤们尊奉为“君子典范”。

蘧伯玉是一个富于自省精神的人。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来人走后,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这就是“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来源。古籍《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著蘧伯玉“四十九年非”的名说:他日日月月都谨慎内省己身的过失,善于忏悔迁善,今年悟到了去年做的是错的,每年忏悔改过,“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

“耻独为君子”
为外邦举荐贤能之士
蘧伯玉留下很重要的一句名言是“耻独为君子”。意思是说:一个人具备了君子的美德还不够,一个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修养,不能仅仅满足于独善其身,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高尚。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不仅自己要做一个君子,做一个高尚的人,还要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成为君子,成为高尚的人。而仅仅独善其身追求个人完美,不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是可耻的。这就是“耻独为君子”的人生境界。

有一天晚上,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在宫里,忽然听见有一辆车子过来的声音,辚辚地响,到了公门口,就不响了。南子说:“这辆车子上坐著的人,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说:“你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公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这些都是表示著敬重君主的行为。凡是君子,不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就放弃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的。”卫灵公差了个人去问,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奉命出使楚国,遇见楚国的公子皙,公子皙对他说:“我听说第一流的人才可以将妻子托付给他;第二流的人才可以让他捎话;第三流的人才可以将财物托付给他。若是一人三者兼备,便可以托付自己的身家性命,是不是这样呢?”蘧伯玉说:“您不用再说了,我明白了。”

两人分手之后,蘧伯玉觐见楚王,完成了出使的使命后,坐下来与楚王聊天,说著说著就谈到了人才上。楚王问蘧伯玉:“你说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啊?”蘧伯玉答道:“当然是楚国。”楚王一听这个高兴,可蘧伯玉接著往下说:“可楚国人才虽然多,但是楚国不会用人。”这下楚王不乐意了:“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蘧伯玉坦然回答:“大王,您先别生气,听我慢慢说。伍子胥,是楚国人吧?结果背井离乡投奔了吴国,在吴国当了宰相,发兵攻打楚国,把楚国兵马杀个大败,最后楚平王被鞭尸示众,真是太惨了。衅蚡黄,也是楚国人吧?一样背井离乡去了晋国,晋国令其治理七十二县,结果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百姓安居乐业。今天我在路上碰见了公子皙,这也是不世出的人才,如今又要离开楚国,不知道要去为哪一国效力了。”

楚王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拉著蘧伯玉的手说:“若无先生之言,楚国又失去一位大才。”于是连忙派人快马加鞭追回公子皙,并拜之为相。

修身济世
蘧伯玉自省
成为儒生的楷模
因为蘧伯玉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他受到了儒家学派的尊崇。成书于战国的《礼记》中,孔门弟子把蘧伯玉的话奉为圣人之言,直接加以引用。历代孔庙祭奠中,将蘧伯玉供奉在历代先贤之首位,位列孔庙陪祀东庑第一位,(孔庙东庑奉祀孔子的杰出弟子及历代贤明学者、儒家神位,历来公认的贤人都在里面有排位。所谓东庑,就是指孔庙大成殿东边的一个房子,是专门供奉牌位的地方)表达了儒家对蘧伯玉的敬重。

蘧伯玉高尚的品行也成为后世儒生的典范,他深刻反省自己的美德,后来也被贯穿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吾日三省吾身”一语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中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成现代白话文就是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传授的功课有没有复习?”曾子的这些格言,曾经是历代儒家弟子的必修之课、必省之事、必践之行。

曾子在此所说的“三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二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力,尽心为他人著想,这是为人的基本道德。修行不能只是局限在一时、一事,而是要贯穿整个人生,每天都要不忘记修行;修行也不能只在公众场合与人为善,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坚守高尚的节操。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晏殊:不如怜取眼前人

    下一篇: 圣贤的智慧 成大事者的四种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