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如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众多,《三字经》可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有学者把它比喻为通俗的《论语》。《三字经》文词精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能迅速启迪心智,将人导向正途,让人胸怀大志。学会《三字经》等于开启了传统国学的大门,不仅懂得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经》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首选教本。
【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字词义解释】
(1)香:指黄香,东汉时江夏人。(2)能温席:温,作动词用,把东西弄温暖之意;席,是指席子,睡觉时铺垫的草织物。(3)亲:就是父母的意思。(4)所当执:当,是应该、应当之意;执:执行、实行。(5)融:指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6)让:礼让、谦让。(7)弟于长:弟,同“悌”,指友爱兄弟;长,兄长之意。(8)宜:应该的意思。
【译文参考】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用自己的身体先把席子睡暖了,然后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因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到的本分。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谦让的道理,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吃,自己吃小的梨。友爱兄长,是做弟弟、妹妹的从小就要先行懂得的道理。
【读书笔谈】
孝敬父母为先
记得上一课是讲“人不学,不知义。”要学习义理,懂得做人的正理,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教导孩子要“亲师友,习礼仪。”亲近良师益友,跟他们学习良好的礼仪和为人处世的正理。
这一课是以古代两个孩子的真实故事作为榜样,要想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理,最开始的两个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牢记,那就是对待家中的父母和兄长要讲“孝悌”二字。对孩子首先教导的就是孩子要以孝悌的心态面对自己身边最亲的,并处于“年长”的人,这是一切为人的基本。孔子的《论语》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仁爱的根本。
中国汉字里,孝的本意,指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感恩之心,是下对上的义理,是将来出到社会后对别人父母与自己父母同辈的人和一切长辈,或者是职场中面对上司、长官的基本态度,这一切都基于在家对父母的孝心,养成最基本的敬上谦卑、有涵养的为人礼仪和态度。
以孝治国
孝,上边是老,下边是子,专门用于子弟面对长辈的老人和师长,所以辈分不同,用孝来表示下辈对上辈的敬爱的态度。因此广义的孝,会推广于整个社会,让你面对所有的长辈和老人,都要敬重仁爱。整个社会都能这样,国家就会安定,因此从汉代开始,就留下了帝王以孝治国的传统,帝王面对自己的父母,也要做出表率,并以这样的仁爱之心,照顾天下百姓。
因此古代推荐人才为官,多有举孝廉一说,人们最欣赏也最信任孝子,认为一个人在家懂得孝敬父母,才会有仁爱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和照顾作为衣食父母的百姓,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放心地把照顾百姓的任务和职责交给他。
悌的内涵
悌,同样有敬爱之意,同样是下对上的基本态度和修养,不过与孝不同的是,它不是面对长辈和上司,这些辈分和职位都高于自己的人,而是专门用于跟自己同辈,但是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当然首先就是面对家中自己的兄长,要懂得礼敬友善,也是一种仁爱之心。懂得这种关系和基本态度后,言行要礼让谦恭。
做人首讲孝悌
很多孩子会不服气,为何要首先强调下对上的态度,而不是上对下的慈爱之心呢?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关心,那是发自内心的视为珍宝一样的爱,那种为了孩子奉献一切,操心竭力的亲情是天性使然,太过了反倒容易溺爱,让孩子变成不知感恩、理所当然的享用父母所给的败家子了。
再者人活世间,无条件付出的爱,唯有父母能做到,人们也一直把他人无私的爱比喻为父母般的爱心。比如师父、师长的教导之恩,也如父爱般伟大,所以被人尊称为师父,这份恩情怎能不知感激呢?如果连最爱自己的父母,都不懂敬爱、侍奉,也就不配为人了。
那么兄长呢,付出虽不如父母,但是一样会担负起一部分照顾弟妹、教导弟妹的职责,帮助父母分忧,还会经常被父母首先问责没带好弟妹。中国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古训,就是说兄长会为了照顾弟妹,而承担很多责任,会为了家庭付出很多的牺牲,因为年长就没有弟妹的相对任性和自由,所以弟妹同样要懂得感谢、尊敬和谦让兄长。
对长辈上司如父母,对年长的朋友如兄长,进退合宜,谦恭有礼,人生顺遂,就来自家庭的孝悌之心。所以孔子才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国的整个做人的礼仪文化,核心都是守护“仁义”二字,这个道理首先在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打下基础,长大后出到社会才会懂得如何对待别人。所以,所谓的“亲师友,习礼仪。”就是要首先懂得礼仪的核心在于仁义,仁义之基本又在于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