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陆艺术品行业六大猜想 (下)
2019-01-30

(接上期)画廊和艺术机构的春天会否提早到来?


在过去这一轮行业大调整中,命运最惨的就是画廊和艺术机构。据一些业内人士估测,广州的老牌画廊到目前为止,已经牺牲了一大片了,剩下来的几家也是靠吃老本苦撑。

比起其他市场参与者来说,长期深耕一级市场的画廊,其衰落的原因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受制于大环境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国内的艺术家成名以后,普遍已经绕开艺术经纪机构,直接进入市场掘金,老实话,已经不用靠画廊的力量来讨生活了。再加上拍卖企业跨界到一级市场抢饭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画廊和艺术机构实际面临的是两头被挤压的窘境,只能在夹缝中求存。低端市场已经完全被广州文德路和深圳大芬村那类装饰品市场垄断,高端的又玩不转,所以画廊的活动空间其实就很窄了。2019年的春天会不会提前来?目前来看,难。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画廊业的竞争将变得更加集中,谁能笑到最后,估计就得看实力了。

艺博会和文博会倡导的艺术品消费时代能否到来?

在商业级的艺术展会里边,由于香港巴塞尔实在办得太有名,一下子就吸引了全球艺术圈的眼光,其他国内品牌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近几年,我几乎每年都在孜孜不倦地逛了艺博会、文博会,每次都淘回十件、八件。总体来看,国内的艺术展会近年来交易还是很活跃的,只要档主肯让价,总是能把东西卖出去。不过,社交媒体上经常能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说这类展会鱼龙混杂、品位不高,甚至还有大量的假冒伪劣和江湖艺术家的作品。

在大部分国内展会还在思考如何“活下去”的时候,在市场准入门槛设置上放放水,也是可以想像的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遇到近几年的行业大调整,综合性的展会还真的必须在大众消费领域深耕,靠多变现一点“流量”来维持生存。事实上,从装饰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已经可以看出,中国的艺术品消费时代早已到来。对大众消费市场来说,永远都是春天。只不过,在凝聚客户和变现流量的同时,如何在教育大众和审美引领方面多作一点贡献,就要看操盘者的眼光和情怀了。

艺术金融和文交所作为行业探路者会更健康吗?

艺术金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新话题。国内最早吃螃蟹的几家银行,后来都因为碰了一鼻子灰而把业务停了下来。在整个国内艺术品产业链还很不完善、不成熟的情况下,艺术品金融化的道路一定是崎岖不平的。不过,只要有钱赚的地方,总是不缺乏胆大的人。

在艺术金融方兴未艾的前些年,文交所作为一种新业态火爆全国。其实,没有这几年的行业大调整,文交所的问题也跟它身上的优点一样多。在国家的重拳整顿下,一些危及金融风险的问题逐步解除了。不过,被一些投机者玩坏的规则和平台,总是要花时间去重建的。本质上,文交所是因为“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价值目标而生的,从业者自然就要守住这套规则体系,才能持续的健康发展下去。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2019年大陆艺术品行业六大猜想

    下一篇: 张涵予:从影帝到家具收藏家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