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日前发现了20颗环绕一些冷而小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此类系外行星数量最多的一次。 这些被称为K矮星和M矮星的长寿恒星在银河系中无处不在,并且有可能是许多宜居行星的家。在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于2013年出现机械故障以至于无法再观测最初的目标后,天文学家赋予了它新的使命,被称为K2。科学家如今使用日光压力来稳定望远镜。而K2项目进行的新观测紧接着之前宣布的667颗候选系外行星又发现了87颗候选系外行星。几乎所有候选行星的大小都介于火星与海王星之间。
尽管最初的开普勒计划探测了大量与太阳类似的恒星,但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却是更小、更暗且更冷的恒星,被称为红矮星。而这些恒星几乎构成了K2项目一半的观测目标。
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Courtney Dressing在10月19日于帕萨迪纳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部与欧洲行星科学大会的一次联席会议上报告了这项研究成果。他说:“其中有250多颗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不超过30光年,可谓到处都是,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天文学家称它们为太空中的‘寄生虫’。”
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Victoria Meadows表示:“因为这些恒星在银河系中很常见,因此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生命在宇宙中有多‘普通’。”
在天文学家确认的系外行星中,有63颗比海王星小,并且有一些甚至比地球还小。但这些小候选行星依然有待证实。Dressing认为它们有可能是其他现象,例如宇宙射线或仪器故障造成的“误报”。
其中5颗经过确认的候选行星位于母星“宜居带”(该区域距离恒星不远也不近,适合生命存在)之中或附近。在太阳系中,该区域大约在金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红矮星释放的能量要少于更大、更热的恒星释放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行星宜居带要更近一些,其距离通常小于水星到太阳的距离。因此行星会频繁地穿越恒星表面,有的围绕恒星运行一周甚至只需要几个星期,这也使得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上装载的仪器能够更容易地发现这些系外行星。
天文学家关注红矮星部分缘于K2项目的局限性——只有不足3个月的时间观测某一块天空。不过这也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调查更多的天体。Dressing说:“每80天就研究一组新的恒星,这很有趣。”
多伦多市加拿大理论天体物理学研究所行星科学家Christa van Laerhoven认为,Dressing的工作为今后寻找像地球一样大小的系外行星铺平了道路。这些任务包括计划于2017年12月发射升空的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调查卫星。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飞行器,于2009年3月6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是NASA发射的首颗探测类地行星的探测器。在为期至少3年半的任务期内,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对天鹅座和天琴座中大约10万个恒星系统展开观测,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已经于2012年11月完成其主要科学使命,并紧接着开始了其原计划为期4年的计划延长期。其主要的科学任务是搜寻太阳系之外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体。2013年5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生重大故障,探测器基本停止了正常的观测工作,当时如果NASA的工程师无法及时对其进行修复,那么这项耗资6亿美元的空间项目将有可能提前夭折。
8月19日,在经过连续数月的分析和测试之后,开普勒望远镜项目团队正式宣布放弃让这台望远镜重新恢复到完全工作状态的努力,转而考虑在不利条件下,这台望远镜设备还能承担何种形式的科学任务。地球上的工程师们于2014年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以K2计划命名,后者将在更短的时间内搜寻宇宙的另一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