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第二章 天下一统
2016-04-13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

第二章  始皇出世 天下一统

一、六世奋发,国富兵强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求贤若渴,一时天下人才西流。秦国所用丞相及主要谋士,多来自他国“客卿”,如范睢、吕不韦、李斯等人。他们在本国虽不被重用,入秦却成为名相或上卿。

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各国为此严重不安,遂应用苏秦“合从”策略联合抗秦。秦为制衡各国联合,则采纳张仪“连衡”之谋。

从公元前318年,到公元前269年,秦国与其它六国几经征战,日益强大,六国虽多次合从攻秦,但都无奈秦国大一统进程。秦国经过六代君王奋发努力,至此是国富民强,已为秦始皇最后一统江山打下绝好基础。

二、始皇出世,建立大秦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秦始皇本纪》)。《东周列国志》如此描述:产时红光满室,百鸟飞翔。看那婴儿,生得丰准长目,方额重瞳,口中含有数齿,背项有龙鳞一搭,啼声宏大,街市皆闻。

有关大秦将产生一统天下雄主之预言早已有之。早在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在汧(千)渭交汇处建城居住。一夜,“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祭坛名),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史记‧封禅书》)文公十九年,得“陈宝”,《封禅书》载如下: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来也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云,野鸡夜雉,以一牢祠,命曰陈宝。(其大意为:建造鄜(现陕西延安富县)畤(古代祭祀天地之处)后九年,秦文公得到一块质似石之物,遂于陈仓山北城邑中祭祀。其神有时经岁不至,有时一年数次降临,来时常在夜晚,光辉似流星,从东南方来集在祠城,像雄鸡,鸣叫声殷殷然,引得野鸡夜啼。用牲畜一头祭祀,起名陈宝。)据《封禅书》诸家所注,此石“质如石,似肺”,而其形则是“玉鸡”或“石鸡”,故陈宝祠又谓“宝鸡神祠”。现陕西省宝鸡市,其名即由此而来。得陈宝者,则有霸主之业。“另外,秦文公出猎,又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亦揭示秦国将应水德以取代(火)周。(《史记‧封禅书》)

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献公曾见周烈王太史儋。太史儋对献公说:“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秦出霸王、秦人将一统天下之说法从此在秦国历代嗣王之中秘密流传。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左右。秦始皇应运而生,遂成就一统江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皇朝之惊天伟业。

秦始皇出生后几经周折,终归秦国。于十三岁弱冠为王。“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史记‧秦始皇本纪》)

在秦始皇亲政前这九年中,因为年少,主要国事为相国吕不韦主持。

吕不韦集百家言论做《吕氏春秋》。当秦始皇成年并开始亲政后,吕不韦因其前与嫪毐、赵太后沆瀣一气,扰乱后宫,最终畏罪自裁。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于二十二岁在故都雍城成人加冕并正式亲政。 “晋阳反,元年,将军蒙骜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亲政仅三年,即显示其超人的气魄和胆识。


秦灭六国形势图(竹围墙/维基百科)


“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东郡。冬雷。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亲政不到十年,已然大败合从之六国,快速果断处理内乱。

秦始皇加快对六国各个击破的步伐,不给各国联合行动之机,合从战略彻底破灭。其灭六国总战略方针为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去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秦始皇首选攻击目标为赵国。当时,赵国实力在六国中最强,是秦国走向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但是,赵国有名将李牧、庞煖等,秦军屡次进攻赵国均被赵国击退。在用主力进攻赵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逐步肢解策略。公元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其所辖属地。腾被秦始皇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派大将王翦领兵攻赵。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近一年。后赵王听信谗言派人替代李牧并处死李牧,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邯郸。赵王献出赵国地图降秦。但是公子嘉却逃到代郡(今河北尉县),利用李牧之名,收代人心,自立为王。秦军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国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进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始皇正忙于灭赵,无暇分散兵力,遂接受献地。使魏国得以苟延残喘数年。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主力南下攻楚,秦始皇派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秦军强攻不下。此时,齐国按兵不动,魏国孤立无援。王贲见连天大雨,黄河、卞河二水可用来攻城。即命秦军士卒挖掘渠道,将二水引来,灌注大梁。大梁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就此而亡。

南方楚国,疆域辽阔,物产丰富,号称甲士百万。但其内乱不断,君王大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幽王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在位二月,即被异母兄负刍杀掉。负刍成为楚王。其在位三年,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依年轻将领李信所言,派兵二十万由李信南下攻楚。李信持傲自负,被楚军项燕、屈定击败。此时秦始皇亲驾再见老将王翦,并最终说服王翦亲率六十万秦军攻楚。王翦入楚境后,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之战略。相持岁余,秦军对楚地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皆欲与楚军一决雌雄。同时,项燕之楚军,斗志松懈,以为秦军怯战,王翦太老,只求自保;外加粮草不足,准备东归。王翦就此下令全军出击。秦军争先奋勇,连战连捷,一举打垮楚军主力,长驱直入,杀死楚军统帅项燕,俘虏楚王负刍及新立之楚王。至此,楚国灭亡,时为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当王翦大兵至锡山(今无锡也)时,造饭埋锅,掘地得一古碑。上书: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问当地土人得知,此山自周平王起,盛产铅锡,因名锡山。但近日出产渐少,亦不知此碑何人所造。王翦叹曰:“此碑出露,天下从此渐宁矣。岂非古人先窥其定数,故埋碑以示后乎?今后当名此地为无锡。”今无锡县名,实始于此。秦国一统天下,早为天定。

在灭赵之中,秦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喜惶惶不可终日。燕太子丹受田光之荐,让荆轲冒险刺杀秦王,即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时值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失败。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命王翦、王贲父子挥军攻下燕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幸免于死。后来,燕王喜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燕王喜逃到辽东以后,秦军主力就调往南线进攻楚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奉命攻伐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同一年,刚在南方灭楚大军,又乘胜降服越君,设置会稽郡。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国版图。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王贲挥戈南下,攻打东方六国中最后一国——齐国。从春秋到战国中期,齐是山东诸国中较强大者。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险些灭亡。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此时齐王建是个无能之辈。王贲南下伐齐,势如破竹,长驱直入,来到临淄,齐王建与后胜马上向秦不战而降,齐国灭亡。秦国走完了削平群雄、统一六国的最后一程。

秦始皇在十几年征服六国、完成统一霸业的屡次征战中,从不见有关其坑卒、屠城的记载,实为中国历代最仁慈君王之一。后代历史,文人多将秦始皇横扫六国描述为“暴”;一些六国后裔,含亡国之恨,不念秦始皇仁慈活命之恩,反冠“残暴”于秦始皇,非真秦始皇也!倘若秦始皇真如此“残暴”,六国后裔恐怕早被赶尽杀绝。

从二十二岁亲政,至三十九岁出兵击败山东齐国,进而完成统一中国之历史大业,秦始皇在短短十七年之内,迅速结束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遂又不失时机制定与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统一之法令及措施,建立并完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这种气魄,远非一般帝王能比。用前人未有之魄力、胆略,大刀阔斧,恰是应天时,顺民心,让世人重享安宁。

三、任人唯贤,善终不疑

秦始皇勇于开拓、十分开明,一生极为重视和重用人才。其用人眼光、胆识和胸襟气度皆非同寻常,而且,既用之则充分信任、善始善终,其对人真诚宽容,远超一般帝王之上。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韩国水工郑国受韩王之命假借协助修筑水渠疲秦之谋败露,秦宗室大臣借机建议秦始皇驱逐在秦国谋事之所有诸侯国“客卿”,秦始皇遂颁“逐客令”,命令所有在秦任职“客卿”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一律离开秦国。李斯在离秦途中给秦始皇上书《谏逐客书》,力陈“客卿”为秦所作贡献、留用“客卿”重要及逐客之弊害,秦始皇阅后,立即收回“逐客令”,重邀被逐客卿回秦供职。不久还任用李斯做了廷尉。在李斯及郑国的劝说下,秦始皇权衡利弊,毅然采纳其建议,赦免疲秦之计主谋郑国,并让他继续主持郑国渠之修凿,用近十年时间终于修成秦国第二大水利工程——郑国渠。

郑国渠的现今位置(Kmusser/维基百科)


秦始皇用人之道,任人唯贤,无国界之分。为得到著名谋略军事家、当时尚在魏国作将军之尉缭,秦始皇派李斯入魏劝说,最后终于说服尉缭入秦,成为他东征六国的主要谋士之一。有人把韩国公子韩非之书札传到秦国,当秦始皇看到韩非《孤愤》、《五蠹》之书,不仅赞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其后,秦始皇想方设法迎韩非于秦国。

灭楚之战,秦始皇亲请称病在家的大将军王翦出山,终于打动王翦并答应作征楚大统帅。最后赢得灭楚之战。

因犯法而被关押之县胥吏程邈在监狱里研究文字改革,他把李斯创制的小篆圆折改成了方折,削繁就简,经过十年努力,终于成就一种新体字,即隶书。后来有人把这些字上奏,秦始皇看后,认为很实用,遂赦免并起用程邈,让其在御史寺里供职。

秦始皇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颇有才能之“客卿”,其中包括:丞相李斯(来自楚国)、军事家尉缭(来自魏国)、将军赵佗(来自赵国)、上卿甘罗(秦将甘茂之孙,甘茂来自齐国)、将军蒙武及其儿子大将军蒙恬、蒙毅兄弟(蒙武是秦老将军蒙骜之子,蒙骜来自齐国)、水利专家郑国(来自韩国)、帝王权谋理论家韩非(来自韩国)、客卿茅焦(来自齐国)等。这些“客卿”都是后来秦始皇打江山、理国政的重臣。

秦始皇对人才极为尊重,与人相处,能屈能伸,和人情、近世理。为争取到尉缭,秦始皇不惜以帝王之尊,“与之抗礼”,“衣服饮食与之同”。(《史记‧秦始皇本纪》)虽然尉缭对秦始皇之为人屡有微辞,秦始皇亦充耳不闻,继续放心任用。

郑国虽是敌国细作,秦始皇不但没有诛杀他,反而予以重用,让他主持完成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荆轲刺秦时助手高渐离在荆轲刺秦失败后流亡民间,秦始皇爱惜其音乐才华,“重赦之”,命他为宫廷乐师。

秦始皇用人之最大特点是放手,用人不疑,不干预,给手下将、相以极大自主权。他将二十万大军交于李信,将六十万大军交于王翦,将三十万大军交于蒙恬,不设置各种限制他们权力之障碍,也不干预他们指挥作战的过程。李信年轻气盛,率二十万大军攻楚,为楚所败。但秦始皇没有追究其责任,而是继续信任他,使他与王贲一起攻燕,让其得以立下俘虏燕王之功绩。

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对那些功臣宿将,继续委以重任,与重要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将相都善始善终,关系相当融洽亲密。秦始皇与李斯君臣三十年,有始有终,最为典型。
    来源: 《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责编: Sarah

    上一篇: 蒋介石的日记与眼泪

    下一篇: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序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