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新唐人大型讲史系列节目《笑谈风云》第二部《秦皇汉武》之〝帝国鸿业〞
章天亮教授:一次秦始皇在咸阳和官员们一块吃饭的时候,有一个博士(注:那时候的〝博士〞不是学位,是指〝谘询官〞)叫做淳于越的,他主张恢复周代的分封制度,但丞相李斯认为当时采用的郡县制是最合理的,不应该再回到战国时期大乱的局面,所以李斯就跟秦始皇说:淳于越之所以他还想分封,就是因为他读古书读得太多了,他喜欢用古代的事情来衡量我们现在的情况,以古非今。所以建议不要让那些人再读那么多的古书。怎么办呢?烧!
如果烧的话,除了秦国的历史之外,其他别的国家的历史史书,比如赵国记的历史,或者是韩国记的历史,通通烧掉;民间的书、诗经通通烧掉;尚书通通烧掉。
留什么书不烧呢?种树农业的书、筮的书不烧、医药的书不烧。除了这三类书:医药、卜筮、种树之外,其他别的书一律烧掉。
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场浩劫,其实不然。因为当时烧书烧的是民间书,而当时所有的图书在秦国的皇家图书馆里面都保存有一套,或者多套的。真正造成中国文化断层的是项羽入咸阳的时候,就是秦灭亡以后,项羽入咸阳火烧阿房宫。一把火烧了三个月,把秦国的皇家图书馆给烧掉了。
而所谓的〝坑儒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12年。当时有两个人,这两个人严格的说并不是儒生。他们读的不是孔子的书,而是一些方术。就是走江湖骗人的那种人。
当时秦始皇让他们炼仙药,想要长生不死嘛,结果这两个人不但炼不出药来,还说了诽谤秦始皇的话,秦始皇很生气,就派人去查,看还有谁对皇帝不满。结果这两个人就开始去咬别人,一审问他们就说:我是听谁谁谁说的。然后那个人又说是听谁说的。就这样你咬我我咬你,最后查出了400多个人。秦始皇就在咸阳把他们给活埋了。
活埋这件事情在《史记》中并不叫做〝坑儒事件〞,而被称为〝坑术士〞,因为埋的这些人确实不是儒生,是一些术士。所以在《儒林列传》中说的是:〝焚诗书,坑术士〞
其实儒生在秦代的地位并不低,在大汉开国之后,刘邦手下有一个儒生,叫做叔孙通。这个人为大汉制订了整个一套礼仪,就是大汉王朝的礼仪。叔孙通就是一个儒生,秦朝时是博士。
一直到秦始皇驾崩以后,秦皇宫内至少有70个儒生、博士。他们是给秦始皇作谘询工作的。当时秦国对儒生是尊之甚厚,秦始皇自己也说:我对儒生是尊之甚厚,对他们是很尊敬的。让他们执博士、掌典籍、制礼乐、备谘询,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坑儒这个事件,严格的说并不准确。
秦在统一天下之后,以疾风暴雨的方式奠定后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基础,但建造那些浩大的工程,再加上打仗,要花很多钱,百姓也很辛苦。这种役使民力过重的情况是不能持久的。秦始皇对这一点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在秦始皇临死的时候他已经做了一个决定,要让国家从此之后走上一条休养生息的道路。但是很可惜,这样一条道路被一个叫做赵高宦官给中断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