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头,让毕加索不敢来中国 2
2016-04-05



真实里的写意

齐白石曾说自己是“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他的诗,通晓明白,大可玩味。他写棉花是“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气象十足。田野生活是“到老莫嫌风味薄,自煨牛粪火炉香”,好不有趣。他的印章,疏密对比强烈,章法大起大落。书法却坦率自然,毫无书卷气,反而有种强韧的生命力。四者都充满写意之美,自然之趣,草莽之气。



这也是因为齐白石从小生活在乡间,不受拘束。并曾“五出五归”,游历名山大川,见识了名家大作。更重要的是,他在60岁时“衰年变法”,敢于打破原来临摹名家的痕迹,让自己的所思所爱跃然纸上,将写实与写意对立统一起来,这也成就了他在画作上的高峰。

如齐白石工兼写的代表作《枫叶寒蝉》,大写意的枫叶红得耀眼,秋意盎然。工笔的寒蝉双翼轻薄,丝纹可见。这种纯朴之美,生活气息满满的。





似与不似,是与不是

齐白石早年卖画为生,收入比较窘迫,出了名的吝啬,“卖画不论交情”。曾画一只虾十元,有些人只给35元,想看他怎么画。齐白石就机智地画了三只,另外一只只有小虾尾露在外,幽默中也令人心酸。一开始他的画也卖不了高价,因为不同于那种风雅的文人画,他的画有种民俗味,在当时很受争议。而且木匠的出身,让他难以挤身所谓的高雅艺术圈。

他曾说自己的画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细致的观察给了形的依据,想象力赋予了神韵。这句话好像齐白石一生的写照,比如外界曾对他是不是艺术家的问题上模棱两可。而他到了晚年时还会因为外国友人没有竖起大拇指夸赞而闷闷不乐,这种简单明了的处事方式,也是说明他心里只有“是”与“不是”的标准。





正是这种非黑即白的性格,能够让他在度过尴尬的处境后,索性按自己的想法来,画出回忆里最熟悉的那种味道:乡间生活里的虫鸣鸟叫、花草树木、拙朴风情。这一份明亮的心境,才是天然野趣之美的根源,也才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根源。


 
来源: 物道 责编: Kitt

上一篇: 一生,总在得失之间 (经典好文)

下一篇: “放假到奶奶家来玩好吗?我装了WiFi…”瞬间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