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才军事战略家 蒋百里
2015-07-04
文:毕唐书

在七七事变之前,国际间认为一旦开战,日军就能在短期内击败中国。但是,事实刚好相反。中国之所以能长期抗战终抵成功,在于蒋百里的大战略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一时间,抗日战争又成为热门话题。

这是中国在近现代的中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了胜利。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一胜利是在中国不具备取胜条件的基础上赢得的。特别糟糕的是,我们至今都说不清楚我们到底赢在哪里。

那么,中国到底赢在什么地方呢?如何让我们配得上当时的“世界四强”和战胜国的称号?正是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蒋百里——这个中国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军事史上绝对不应忽视的人物。

也就是说,如果不了解蒋百里,就不会真正懂得抗日战争。遗憾的是,这个与中国的抗日战争命运攸关的人物,长期以来却被我们忽略了,其作用被严重地低估了。
要评估蒋百里的价值,首先要了解七七事变之前中日两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斯大林:任谁就可以蹂躏中国

早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惨败告终。而在那一次较量中,日本并无优势可言,即使当时的国际舆论,也普遍地看好中国,而非日本。

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已经经历了约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实力已经远超日本。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是日本的1.5倍。当时的军事实力也远胜于日本。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军,这支庞大的海军,居当时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而日本海军远不如中国的北洋舰队。然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还是被打败了。

过了40多年,到了七七事变前夕,中日之间的力量则完全反了过来。

二战前夕,斯大林曾轻蔑地说过:中国没有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她。这种侮辱人格的话听起来固然刺耳,却是当时的残酷现实。

当时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才13.6亿美元;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日本的军事动员体系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兵员的训练上,中日同样存在着重大差距。

抗战前,中国士兵大部分是文盲。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抗战时当过国军排长,他发现基层军官连花名册都点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战术,打仗全凭血气之勇。进攻时以密集队形蜂拥蚁附,失利时又鸟奔兽散。

以单兵射击训练论,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七斤半大米,或35个鸡蛋。所以中方军队平时训练多数是打空枪,就算物质条件最好的中央军,也不过每兵配发15发子弹作实弹射击,开战后每兵配发20发子弹上战场。

而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结果日军每个中队都有三分之一的步枪兵可以达到优秀射手的水平。

由此可见,日中双方军事实力差距巨大,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国际间普遍认为一旦开战,日军只要动用15个步兵师团就能在短期内迅速彻底击败中国;德国军事专家的计算,认为中国最多可以坚持6个月。

但是,在这一次的中日战争博弈中,却同国际间的预测相反,中国坚持抵抗了8年之久,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两次中日战争成败异变,主要功成在战略,也就是说蒋百里的战略决策正确,发挥了重要作用。

蒋百里的抗日大战略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才华横溢而又独立特行。台湾出版的《传记文学》杂志称他为“中国现代兵学开山祖”,史学界亦有些人誉之为“战争先知”。

蒋百里在国外也很有名气。在日本老一辈人中,蒋百里的名气比在中国还要大。日本人说:“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

第一次,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时候,轻松夺魁,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了,而他的日本同学如荒木贞夫等,恰好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的主要将领。

第二次,是8年抗战,看百里将军的抗战理论,日军恰似按照将军的指挥,老老实实的自东向西,前进到湖南,而后陷入中国泥沼式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直到战败。

蒋百里品格高尚 不抓权

蒋百里1901年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肄业,即被派赴日本留学,是中国最早到日本学习军事学的留学生之一。1906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不久,他又被派往德国陆军大学深造,并受到德国名将兴登堡的赏识。

这位只谈武不动武,只谈兵不带兵的将军,曾为各路军阀所器重,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等,都曾三顾茅庐,虚席以待,但蒋百里最终在蒋介石麾下发挥了他的军事才干。

蒋百里30岁时就当上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军衔少将,可谓少年得志。但是终其一生,他没有掌过兵权。到50多岁担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的时候,他的军衔还只是中将,死后才被追授为上将。

在当时军界,蒋百里可以说是名声大、权势小的人物。这恐怕与他的品格不无关系。他自号澹宁,寄托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他的旨趣在办事,而不在抓权。以他的军事才华,如果稍加施展,飞黄腾达,升官发财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但他没有去做。因为他致力于军事建设,是为国家的。

“中国是有办法的!”

早在抗日战争前夕,蒋百里便以一个“日本通”的识见,反复呼吁当局,要迅速做对日本作战的全面准备。

在蒋介石的派遣下,他出访欧美,考察好些国家的总动员法,写成了《总动员纲要》。抗战爆发以后,他更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国内国外,到处宣传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中国必胜的信念。

1937年初,也就是七七事变前夕,蒋百里《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该书的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国防论》反映了蒋百里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之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配合一致”。

他在《国防论》和其它著作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点:

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

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第三,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作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后来,中日的战争发展,恰恰按照他的预料进行,反映了他对两国实力与战略态势的准确把握。

此外,蒋百里还在他的《日本人》一书里,根据他对日本的了解,他断定:日本经不起久拖,因此与日本打仗,“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这些分析和结论,消除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恐日病”。“就是不要同他讲和”这句话,则成为抗战时期流传甚广、统一全国思想的名言,也成为当时中央政府坚守的基本立场。

蒋介石采用他的大战略

1937年7月8日清晨,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从北平传到国民政府的夏都庐山。蒋介石深夜问计于蒋百里。

蒋百里深入剖析对日抗战的前景,有如空谷跫音,让国府高层坚定了抗日的胜利信心。

当我们了解了这一战略构想,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七七事变发生后不久,弱势的中国会集中75万兵力主动发起“淞沪会战”,与扬言“三月亡华”的日军浴血缠斗三个月之久,虽败而犹荣。

从二次大战的战略态势看,中国坚持持久抗战的意义就更为重大。

1945年1月6日罗斯福在致美国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表示,我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联系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军的凌厉攻势面前美军在菲律宾,英军在香港、缅甸、新加坡雪崩似地溃败,中国不屈不挠地坚守就更为可贵。

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这样说,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具有中华民族这样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极其艰难、几无胜算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屡败屡战,坚持抵御强敌达14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之久而最终将强敌拖死、缠死。

英勇国军赢得国际尊重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真正成为“世界四强”,并被确认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同时,近代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得以废除。历史上战争胜败的主导因素,在于政略与战略的高下。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以及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

在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对战中,中国胜少败多。如果仅从一地之得失,一役之胜负看问题,很容易得出中国并没有胜出的结论。但是中国一直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利。

所以,中国胜在政略与战略,而政略与战略的决定性意义,一般人是不会理解的。这也是蒋百里先生作为天才的军事战略家的历史地位,始终没有得到确认的原因。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 网络 责编: Lisa

    上一篇: 天津原富豪刑事控告江泽民

    下一篇: “未来城”排名纽约三年蝉联冠军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