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做人三则

育人做人三则

2020-10-17

文|福临

目前,在中国大陆育人教育方面,普遍存在著娇生惯养,特别是独生子女,存在著小皇帝、小公主的现象,表现在为我独尊、自私自利、不知道体贴别人。中华民族五千文明和传统文化被亵渎,尊老爱幼的风气荡然无存;多数人爱听好话、恭维话,根本听不进批评和直言。

成年人在无神论的教育下,为人办事只看利益,忽视道义;长此发展下去,于国于民都不力。现将育人、做人三则推荐给朋友,有益于孩子的成长,有益于成人为人处世和工作的指导,也有益于社会的安定。

一、有理想和包容之心
做人要有理想、要学会包容,所谓有理想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有责任感。

年幼时努力学习,要掌握一些生活常识、为人之道,做人要有责任感;学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自立于社会打好基础;对于同学、朋友、同事,都要看他们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友好相处;对于家人亲人,要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你是担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就要根据权限全面考虑问题,有担当、勇于负责,调动副手和各部门的主要领导的积极性,全身心的为民、为员工
办事。

如果你是一个副手,要有全局观念,主要问题要请示上司、领导,多沟通、协调好主管单位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勇于负责,但不越位。

如果你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就要服从领导下达的符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命令和指令,克服困难、认真的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如果领导的命令不符合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或者条件不具备按时间完成的要求,要建议领导不执行或缓期执行。如果无法完成任务就要向领导说明理由,因为办事要善始善终。

如果人人都能够记得别人的优点,忘记他人对自己的不好,你一定会是一个快乐、向上而又幸福的人。

二、在挫折面前调整心态、走出困境
凡事不能总是惯著孩子或者下属。当孩子或者下属提出要求时,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生理、学习、工作等实际情况,来判断其是否合理。另外,即使要求合理,还要看家长或单位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满足孩子或者下属们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时,要耐心、客观的说明不给买或不能办理的理由,要达到让孩子或下属能够理解,免得他们突然闹情绪或者走极端,进而导致产生不好的事件。

特别是孩子不能总是惯著他们、宠著他们。如果在家里可以娇惯孩子不好的习惯,一旦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谁会让著他们、宠著他们呢?这样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在社会上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走向极端(拚命或自杀),造成人生极大的失败。

在教育孩子时,要使他们懂得世间既有好人与坏人,也有善与恶、成功与失败,还有阴阳平衡之理;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遇到挫折、困难时,要理智、智慧的去解决矛盾,圣人讲:“退后一步天地宽。”

三、转变观念才能健康长寿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不要偏食。大自然的山、河、湖、海及任何植物、生物、动物等,都是神提供给人类生活和快乐的产物,我们要知道感恩神的恩赐,爱护、保护好这些物种,合理安排食宿,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从前有个老妇人,有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家是经营油伞生意的;二女儿家是卖布鞋的。老妇人一遇到阴雨天,就愁二女儿家的布鞋卖不出去;但是一遇到晴天,她又愁大女儿家的油伞卖不出去,所以总是愁眉苦脸的。

有一天,一个过路的秀才看到老妇人愁眉苦脸的,就问她:“你遇到了啥难事了?”老妇人就讲了上述的经过。秀才说:“你换一个想法,到雨天你就想大女儿家的油伞好卖,到晴天你就想二女儿家的布鞋好卖。这样你岂不是天天的高兴!”老妇人一想也是,其实就是她转变了观念,只是换了个思维方式而已。

人要有理想,要把帮助别人当做乐趣,别人就会给你好的信息,对你的健康长寿才能有好处;反之,如果人尽做坏事,别人就会给你不好的信息(骂你或咒你),对你的生物场就会有不好的影响,就会对你的健康不利。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一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