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成长速度降至近三十年来最低之际,北京当局背弃对改善气候做出的承诺,建造燃煤火力发电厂推动经济,但是,项目资金链断裂风险攀升。
北京曾经承诺对抗气候恶化,2019年11月28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声称“提前达到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国际承诺”。
然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长为6.1%,降至了近三十年来的最低点。眼见GDP成长创新低,北京决策层和各部委的产业报告,都暗示要重新仰赖燃煤发电,来推动经济成长。
资料显示,中国2019年以来新建造的燃煤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4290万千瓦,比2017年的3500万千瓦、2016年的3800万千瓦都高,且还有总装机容量1.21亿千瓦的电厂正在兴建。
此外,中国在2019年前3季也已批准40座新煤矿场,每年可增加2亿吨煤炭产量;相较之下,2018年一整年的煤炭产量仅2500万吨。路透社获得且经过4个来源证实的确是政府内部的文件指出,主要国营单位打算减少老旧、效率低电厂的发电量,以降低债务负担,但所减少的发电量会被新的发电厂抵销。
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研究机构估算,长期下来,中国约需12.5亿千瓦至14亿千瓦的燃煤发电量,才能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比现在的10亿千瓦还高。
中国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近日发布《2019年宁夏部分燃煤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1至11月,宁夏10家煤电厂营收总额145.51亿元,利润总额-4.98亿元。
同时因企业连年亏损,缺乏金融机构认可的盈利预期,偿还债务能力大幅削弱,金融机构对煤电企业信贷实施了严格的信贷管控措施;个别企业甚至出现金融机构不再发放新增贷款的情况,只能依靠股东增加注资维持企业运转。
宁夏并非孤例,资产负债率偏高、现金流紧张已成为煤电行业的两大“顽疾”,随之而来的是融资难度加大、资金链断裂风险攀升。
《报告》显示,受宁夏工业产业结构影响,煤电企业收到的电费收入中“承兑汇票”比例长期居高不下,占比约60%。企业为维持现金流,采用贴息方式将部分承兑汇票提前兑付。宁夏各煤电企业每年都需支付少则数十万、多则上千万的贴现利息。
据《中国能源报》1月24日报导,某热电企业负责人透露:“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结算电费普遍使用『承兑汇票』,假设电厂今年1月1日收到1亿元承兑汇票,拿到现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在银行放一年,2021年全额提出1亿元;另一种是支付银行约6个点的利率提前取出。现在买煤都要现金,如果企业急用钱,只能白白损失500多万元。此外,部分地区超低排放电价并未落实,环保投入没体现在电价里。”
为何使用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是因为一些效益不太好的大型工商业用户用这种方式支付电费,作为下游企业,电网企业自然就转嫁给了发电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