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苗寨——现在与未来
2016-05-18

自由撰稿人玉川去贵州深山里的苗寨基加村采风后,在〈苗寨纪行 - 逐渐消逝的村寨〉一文中纪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玉川眼中的苗寨萧索寂寞,很多木楼里只剩下老人。他感叹,苗寨依然是苗寨,但内瓤已经今非昔比了。

文章写道,贵州深山里的苗寨基加村有一百多家农户,座落在碧绿的乌滩河岸边,四周青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木楼,楼下储物,养牛或是养猪,楼上通常有四、五间住房,一道长廊一排长椅,是人们闲坐和晾晒衣服的地方。

基加村很美,但寨子里过于安静,似乎缺了甚么。没有鸡鸣狗吠,也看不见孩童喧闹玩耍。只偶尔可见挑着菜蔬的老者或背着猪草的妇女在村里的石阶小径上踽踽而行。

文章说,村里的一多半村民都到城里去了——青壮年去打工,孩子们去乡镇上学。基加村的情景正是今天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村民杨秀芬和婆婆居住。一个女儿已出嫁,另外两个孩子在丹寨县城上中学,住校。丈夫张秀清常年在外地打工。杨秀芬说,村里的情况几乎家家如此,青壮年都外出了。杨秀芬家的田地不种了,给了别人种,只留下八分地种菜。

杨秀芬的邻居张树林已经在外打工将近20年了,现在和太太住在广州,有一个7岁的女儿。他家兄弟三人都在外面打工,每年过年回苗寨探亲。父母曾一直住在村里。现在,父母都已去世,老宅就空了。

基加村曾经有个小学,孩子们都在村里上学。可现在村级小学都撤销了,孩子们都集中到乡镇小学上学。有的人家甚至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

文章担忧,孩子们在城镇长大,苗寨的习俗和传统对他们还有多少影响?他们还愿意回山寨生活吗?越来越多的人家成为空宅,如何使逐渐萧条空旷的村子重新兴旺起来呢?

文章提到了苗族的文化遗产——苗家蜡染。苗家蜡染是一种艺术,用蜂蜡在白粗布上做图,以天然植物为染料,染织出一幅幅蓝白相间的艺术品。苗家蜡染祖祖辈辈由苗族妇女传承下来。

苗家蜡染据称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却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

基加村里几位杨姓姐妹成立了一个蜡染合作社。因为地处深山,她们的很多作品只能束之高阁,没有销路。

文章问道,面对苗寨的衰落,苗家蜡染这门古老的艺术还能走多远?

文章还谈到当地政府正在实施的移民政策。当地政府在城镇郊区兴建了很多新楼,号称移民新村,动员偏远贫困山区的苗族人家拆房搬迁到移民新村来居住。

文章指出,这一移民政策让人忧心。在基加村,没有甚么人愿意离乡背井,搬到城镇水泥楼房去住。离开祖辈生活的苗寨,离开青山绿水、木楼梯田和父老乡亲,不能养猪养鸡,不能自己种菜,不能自给自足,又不会讲汉话……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不仅是山寨的逝去,而是一种文化的消失。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私立小学面试日 家长紧张

    下一篇: 河北政法王张越被抓“惊魂” 郭文贵朋友圈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