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申奥成功”未必值得高兴
2015-08-01
这两天,吉隆坡传来了中国北京与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消息,但是否值得高兴,却是很让人玩味的事情。

据海外媒体报导,国际奥委会这次破天荒的开了一个先例,即“举办冬奥会的场地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举行,那里不需要有自然雪”。也就是说,本该因赛事的需要而对“自然积雪”之地有着严格要求的奥委会,此次居然表示,可以放宽这个对于开展冬季运动项目来说,甚为重要的条件。可见,“举办冬奥会”实际上并非是一个能引来那么多兴味盎然的竞争者的香饽饽。因此情急之下,奥委会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说到申办冬奥会的竞争者,就会让人想起,当初参选的6个城市中,有3个曾公开表示放弃。第一个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该国执政党明确表示“奥运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因为“大部份花纳税人的钱,但很少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紧随其后,第二个退出的是波兰第三大城市克拉科夫,原因是在近36%的当地居民参与的有效投票中,七成投票者对“申奥”表示反对;第三个最终选择放弃的是挪威首都奥斯陆,该国少数党派认为,“举办冬奥会的费用过于昂贵”,而另有一些党派则在听取民意之后表示,“与其将资金投入到申办之中,不如更多的支持医疗以及教育事业”。

从上述报导可以看出,要不要申办,人家听取的是民众意愿,想到的是高昂的支出会不会导致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它们不像中共这般不顾现实,只为了想要急于证明自己“不差钱”、从而赢得世界高看自己的目光。就在前几天,美国波士顿因缺乏市民不支持,决定退出申办2024年奥运会。那些因看清了举办冬奥会最终将导致“债台高筑”这一现实的退出国,他们对承办奥运的感受显然更加冷静理性;那些过往举办过奥运会、然而却在此后的岁月中一直未能摆脱债务危机、且持续遭到舆论批评的发达国家,也不会对自己“申奥成功”有太多的兴奋。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国际奥委会提出对“自然雪”不再苛求,然而我们仍会发现,曾经主动放弃申办权的三个国家中,有两个率属于北欧;因此,要说积存“自然雪”,这二者应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如今,瑞典与挪威的放弃,不仅使得2022年冬奥会丧失了一片再合适不过的冰雪之地,且已然获得申办权的北京—张家口将从此肩负起“人工造雪”的艰钜任务。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国际奥委会已在今年6月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北京的奥运场地有“最小降雪”,举办奥运会将“完全依赖于人工造雪”。而此前早就有资料显示,人工造雪的费用相当高昂,且对环境也有着极大的破坏力。有消息称,北京冬奥会的滑雪比赛将计划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举行,中间还需新建高速铁路来连接。可想而知,人工造雪的工作量及难度将会有多大。这些都得依靠不间断的巨额投入,并以当地民众的居住环境为代价才可实现。

然而,中共官方似乎不是很在意这些。在得知成功的消息之后,官方打出的第一条标语便是“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种口号的后果除了体现在各类比赛场馆在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庞大开支上,便是彰显于那些不过在“打脸充胖子”的人造工程、人造景观所将耗费的高额造价中。说实在的,类似“奥运会”这样的体育赛事最能展现的,便是一个国家烧钱的本事。而在中国,那就是独裁的中共毫不吝惜的烧着老百姓纳税钱的本事。

只不过在烧钱过程中,人们能清清楚楚看到的,是一座座在整个奥运项目的支出中占比尚小,中看不中用、且需要长期维护的场馆平地而起;但人们看不到的,是数额更为巨大、却并未用于实际需要,只被打着工程建造之名、为官方所侵吞的财政资金。更有意思的是,官方对此烧钱之举从来不予承认,他们的说法却是“通过举办奥运来振兴经济”。哑然失笑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真能从众多举办奥运之后便债台高筑的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特例、彰显奇迹吗?而即便真的可以,或许也跟那些只能眼睁睁看着烧钱的老百姓无关。



大纪元
    来源: 网络 责编: Lisa

    上一篇: 北京申奥成功 民间指责声四起

    下一篇: 郭令周连续抛出内幕 学者:后果严重 习近平改变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