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名校最值钱的是什么(中)
2016-01-08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朋友叫作小熊千里,机缘巧合,我和她好几节课都在一起上,因此平时经常在一起学习、吃饭。她是日本庆应大学来的交换生,也是冲绳岛当年“高考”的“状元”。她读书很刻苦,没有太多的杂念。虽然她也像其他日本姑娘一样,每天早早起来化妆,然后穿上漂亮的衣服和高跟鞋,周末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派对,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像其他女孩一样会叽叽喳喳地讨论八卦,而是经常讨论“国际大事”。和她在一起的半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她从内到外都非常自律的风范。逃课绝对是没有的事情,作业一布置下来,提前两个星期就开始做。学国际关系的她,如此努力不是为了进政府部门工作,而是因为她对发展中国家的小手工业感兴趣,希望找到合理的政策,支持小手工业的发展,从而解决贫困问题。受她影响,那个时候的我对社会均等方面的问题很感兴趣。可惜交换生的项目结束之后她很快就回去了。
后来,我又交到了一个非常努力且严谨的朋友——阿里萨。她是犹太人与黑人的混血儿,在新泽西的郊区长大,算是美国中产阶级教育的典型。她的努力劲头比起小熊千里只多不少,每天上课都拉着我早早地坐在第一排,教授的答疑时间也从不缺勤。离交作业还有好几天,她就逼着我和她讨论作业,如果我们有争议的地方,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问助教。她的拼搏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公司做个精算师,像她家里人一样,继续过上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她对国家大事并不感兴趣,但是对生活中的细节要求精益求精,不管是妆容还是作业,都工整极了,让人挑不出毛病。
求学路漫长,读博士期间,我又交到了另一个好朋友,这次是来自墨西哥的赫尔。他身材高挑,一头卷发,之前在投资银行工作过,因此就算在读博士的时候,每天也穿着烫得很坚挺的西装,洒著香水。他家里是房地产开发商,初看是个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但是接触下来,发现他格外勤奋。认识他那么多年,除了周六一天,每天早上九点半到晚上八点,他都雷打不动地在图书馆复习功课或者做研究。这很难得,因为他的研究经费是世界银行给的,不用给教授做研究,除了好几年后的毕业,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压力督促他每天努力。周六,有时我们会一起去公园里面踩自行车,或者去纽约下城逛街,我不由感叹阳光明媚,诗酒趁年华,不如周日也接着出去玩吧。他则狠狠地瞪我一眼说:“那些六七年才毕业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哦,明天一定要记得早早到图书馆。”他是富二代,也是一个特别爱国的人,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讨论的话题往往是:墨西哥选择了接受大量的美国思维洗脑,到底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无益:中国劳动力怎么转型,是靠教育,还是靠投资环境的改变。
同龄效应——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快四年了,政治课上的日本内阁斗争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我早已不记得,但是我不会忘记每天走进图书馆,看到小熊千里在那里读书的时候的安心感觉。数学课的抽象代数我早已不记得,但是我不会忘记每次与阿里萨讨论作业的情形。而在我觉得压力太大的时候,我更加想起赫尔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梦晗,我保证你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好的。他们的内心如此强大,从来不抱怨生活中的压力,像阳光一样灿烂,我从他们身上吸收的正能量,让我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受用无穷。虽然这些朋友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每次想到他们,我像他们在我身边一样,又有了无穷的斗志。
有趣的是,在研究中我们已经把“同龄效应”量化,来观察,拥有更好的同龄人,是否会对一个人的成绩、工资,甚至社会态度和社会关系有影响。但是从研究来说,勤奋的人自然喜欢和勤奋的人玩,因此如果我们简单地比较朋友的分配的话,当然会发现那些拥有勤奋朋友的人的成绩自然更好。为了控制这个内生性,研究者利用学校宿舍的随机分配和座位的随机分配发现,和成绩好的人做室友或者同桌,真的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类似的研究分别在美国、中国、以色列、南非、肯尼亚的高校与小学进行,都发现了类似的效果。
同龄效应的影响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朋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深深地影响着彼此。最近的一篇研究发现,在印度,对于那些出生贵族的小学生来说,在他们有了社会阶级底层的人作为同班同学或者同桌之后,他们变得更具有同情心。他们更加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更加愿意按照能力,而不是以家庭背景为条件选择朋友,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小伙伴们。
最后,同龄效应在学校之外也是非常有用的,曾经的同学往往是进入社会后最好的人际资源。智利的研究数据发现,在控制了能力变量以后,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比没有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世界五百强的董事会成员,而这个影响不是因为学校本身更好,而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考入名牌大学的人家里更可能有良好的社会背景,而就算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在他们高中和大学接触了这些有背景的人之后,积累了社会资源,也更有助于他们在职场上成功。
后来,我又交到了一个非常努力且严谨的朋友——阿里萨。她是犹太人与黑人的混血儿,在新泽西的郊区长大,算是美国中产阶级教育的典型。她的努力劲头比起小熊千里只多不少,每天上课都拉着我早早地坐在第一排,教授的答疑时间也从不缺勤。离交作业还有好几天,她就逼着我和她讨论作业,如果我们有争议的地方,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问助教。她的拼搏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公司做个精算师,像她家里人一样,继续过上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她对国家大事并不感兴趣,但是对生活中的细节要求精益求精,不管是妆容还是作业,都工整极了,让人挑不出毛病。
求学路漫长,读博士期间,我又交到了另一个好朋友,这次是来自墨西哥的赫尔。他身材高挑,一头卷发,之前在投资银行工作过,因此就算在读博士的时候,每天也穿着烫得很坚挺的西装,洒著香水。他家里是房地产开发商,初看是个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但是接触下来,发现他格外勤奋。认识他那么多年,除了周六一天,每天早上九点半到晚上八点,他都雷打不动地在图书馆复习功课或者做研究。这很难得,因为他的研究经费是世界银行给的,不用给教授做研究,除了好几年后的毕业,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压力督促他每天努力。周六,有时我们会一起去公园里面踩自行车,或者去纽约下城逛街,我不由感叹阳光明媚,诗酒趁年华,不如周日也接着出去玩吧。他则狠狠地瞪我一眼说:“那些六七年才毕业的人也是这么想的哦,明天一定要记得早早到图书馆。”他是富二代,也是一个特别爱国的人,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讨论的话题往往是:墨西哥选择了接受大量的美国思维洗脑,到底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是有益还是无益:中国劳动力怎么转型,是靠教育,还是靠投资环境的改变。
同龄效应——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快四年了,政治课上的日本内阁斗争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我早已不记得,但是我不会忘记每天走进图书馆,看到小熊千里在那里读书的时候的安心感觉。数学课的抽象代数我早已不记得,但是我不会忘记每次与阿里萨讨论作业的情形。而在我觉得压力太大的时候,我更加想起赫尔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梦晗,我保证你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好的。他们的内心如此强大,从来不抱怨生活中的压力,像阳光一样灿烂,我从他们身上吸收的正能量,让我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受用无穷。虽然这些朋友散落在世界各地,但是每次想到他们,我像他们在我身边一样,又有了无穷的斗志。
有趣的是,在研究中我们已经把“同龄效应”量化,来观察,拥有更好的同龄人,是否会对一个人的成绩、工资,甚至社会态度和社会关系有影响。但是从研究来说,勤奋的人自然喜欢和勤奋的人玩,因此如果我们简单地比较朋友的分配的话,当然会发现那些拥有勤奋朋友的人的成绩自然更好。为了控制这个内生性,研究者利用学校宿舍的随机分配和座位的随机分配发现,和成绩好的人做室友或者同桌,真的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类似的研究分别在美国、中国、以色列、南非、肯尼亚的高校与小学进行,都发现了类似的效果。
同龄效应的影响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成绩,朋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会深深地影响着彼此。最近的一篇研究发现,在印度,对于那些出生贵族的小学生来说,在他们有了社会阶级底层的人作为同班同学或者同桌之后,他们变得更具有同情心。他们更加愿意参加公益活动,更加愿意按照能力,而不是以家庭背景为条件选择朋友,也更加愿意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小伙伴们。
最后,同龄效应在学校之外也是非常有用的,曾经的同学往往是进入社会后最好的人际资源。智利的研究数据发现,在控制了能力变量以后,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比没有进入名牌大学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世界五百强的董事会成员,而这个影响不是因为学校本身更好,而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关系。考入名牌大学的人家里更可能有良好的社会背景,而就算没有良好的社会背景,在他们高中和大学接触了这些有背景的人之后,积累了社会资源,也更有助于他们在职场上成功。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