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谈当今的美术(一)
2017-11-03


文/Arnaud Hu
变异的美术,充斥著现代的生活。它不只是存在于建筑、衣著、装饰,这些外在的表现上,还深深的影响著人的心智与灵魂……


谈到美术,人们往往容易认为就是指绘画、雕塑、工艺这些领域的事物。但实际上,美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涉及到人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在人的衣食住行和工作、生活中各方面都能看到它的影子。比方说,人们出门前要打扮自己;买衣服要挑好看的;房子要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商家卖出的产品也要讲究个外形和包装……而如何让这一切达到理想的效果就直接涉及到美术的作用了。


很多人都知道那些把垃圾放到展台上的所谓“装置艺术”和穿著奇装异服满地打滚的所谓“行为艺术”都是变异的、变态的。普通人基本上都认为只有美术圈里的“专业人士”才热衷于此,所以不搞美术的人就不存在喜好“变异美”的问题。


但实际上,为各类企业、商家、团体、政府搞产品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装潢、多媒体广告等各类艺术工作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专业搞美术的。因此,他们在做具体的美术工作时也会把这种“变异美”带入各种外观设计的创作流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著今天人们的审美趣味,而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很难察觉的。


举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生活在一些比较现代化城市的人每天走在路上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假如一个长期居住在传统建筑环境里的人来到这种现代化城市后就会在视觉上非常不适应。因为城市基本上就是长方形几何体建筑的堆积,一切都被几何形简化了,仿佛让人置身于外星人的世界。而真正人类的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传统建筑都不可能是一个个简单的、几乎光秃秃的长方体摆在那里。但一个一出生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或许会问:城市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这种平、光、简、秃、方盒子形状的现代主义建筑所造成的国际“风格”在二十世纪很快取代了大部分国家原有的传统建筑,配以追求“少即是多”的简约主义现代美学观,让大量民族的建筑环境失去了原本独特的个性,全都变成一个模子造出来的现代建筑,其实就是电影中出现的外星建筑,摧毁著人类各民族古老的传统文明。


然而,在大量的旅游杂志和图文宣传中,摄影师们变换著透视角度拍出少见的景深,再用绘图软体把这些方盒子城市染上更绚丽的色彩,试图说服人们前来游玩消费:看我们的现代化城市多么美丽!这种洗脑宣传重复无数次后就让人类接受了一种新的变异美学,有别于人类延续了千万年的传统审美观。


为了配合这种几何风格的城市建筑,在一些广场也能看到不少现代雕塑,很多都呈变形的几何体状或体现出奇怪的抽象形体特征。如果没有牵强附会而又天花烂坠的当代美学理论的解读,人们根本就看不出来雕的是什么以及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这一特点也在某些画得较为仔细的外墙涂鸦中有所体现。当然,城市涂鸦更多的是呈现出具有邪恶气息的变形字母与单词,表达人性恶的一面对现实的心理抗拒。


而对于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他们会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未完待续)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欣赏一部关于救赎的童话

    下一篇: 清秋三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