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ASA观测到太阳出现今年第4次的无黑子现象。在这个在太阳活动极小期内,太阳所发出的辐射量将减少,造成地球大气温度下降。
10月2日美国太空总署(NASA)发现,太阳表面再度出现了“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这已经是今年的第4次了,因此科学界担忧,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届时恐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提前于2019年底前就会发生。
据外媒报导,天文学家从1755年起,就开始记录太阳黑子的情形,发现黑子的活动性是有周期性,大约每11年为一周期,不过每一个周期都有些不一样,目前已是第24个活动周期。虽有部分科学家质疑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气温之间的关联性,但近年来已有多种理论指称,太阳黑子活动的强弱,会对地球气温、磁场与大气等造成明显的影响。
例如在2000-2002年,太阳活动因为处于“极大期”,所以表面频繁出现了巨大的太阳黑子及剧烈地闪焰,也伴随产生大型太阳风暴,连在亚热带的佛罗里达州都能够观测到极光,而且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亦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但是如果是“极小期”,则完全是相反的,太阳黑子与闪焰喷发等现象几乎皆不会存在,仿佛是一颗白太阳。根据记录指出,最长的太阳活动“极小期”是发生在1645年到1715年间,持续长达70年(学界称之为“蒙德极小期”)。当时的地球迈入了小冰河期(1550年至1770年间),全球当时的气温皆下降,各地出现严寒的冬季,甚至连伦敦泰晤士河也结冰了,以致开始有在结冻河面上,举办“冰雪节”博览会的传统。另闻名全球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据传也是因寒冬,使得树木成长速度减慢,才会促成有高密度的木材得以制作。
去年,英国诺桑比亚大学数学教授萨柯华(Valentina Zharkova)在国际天文学会上曾经提出警告称,经严密的数学演算及资料收集,在2020年至2050年间,太阳会进入类似17世纪的“蒙德极小期”,届时太阳所发出的辐射量将减少,致使地球大气的温度下降,因而再次进入“小冰河期”。尤其是2030年代,太阳的表面活动将会减少了60%,此种情形跟“蒙德极小期”差不多。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家帕波瓦(Helen Popova)亦认为,于2020年左右,地球就会再次进入“小冰河期”,而在2030年左右,低温会达到巅峰。太阳的表面活动至第25活动周期时,就会变得更弱,一直至第27活动周期,期间约30年,地球皆会维持在低温。
同时专业天文网站《SpaceWeather》及气候网站《Climate Depot》在分析近年太阳黑子之活动情形之后,它们预测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应该会出现在2019或2020年。
《SpaceWeather》称,太阳表面的活动,正在以一万年间罕见的速度,急速下降之中,以现今的情形而言,太阳黑子的活动将于2019年底前降至最低,自现在开始至2020年,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情况,将会愈来愈频繁,并且每一次持续的时间,将会增加,从几天增加至几星期,甚至几个月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