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国家,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2016-02-29
德国人爱读书的习惯要归因于技术上的条件和体制上的条件。早在18世纪晚期,德国便开始了一场“阅读革命”。当我们理解了德国的这些条件和历史后,才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兴起一场这样的“阅读革命”。

为何中国没有“阅读革命”



首先,德国是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发明人约翰内斯·古登堡,为后来的“阅读革命”创造了技术上的前提。古登堡15世纪发明了含锌、铅和锑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还发明了一种含油墨水。他的主要印刷成就——《古登堡圣经》,享有极高的美学及技术美名,一共印刷了180份,其中49份今天尚存。古登堡的合金铅字能够承受印刷时的压力,因而能反复使用,用的纸张多为羊皮纸。
  
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是中国北宋庆历(公元1041年)年间的毕升。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比古登堡早400年。但是毕升发明的是活版泥字印刷,且从未投入过大量印刷。因此群众性的阅读在中国仍然缺乏技术上的条件。目前,尚无文物证据证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曾传入欧洲。

再者,从体制条件上讲,西欧本身具有独特性。在当时世界的其他文明中,不是教权压倒王权,就是王权压倒教权,而在当时的西欧,教权既没有压倒王权,王权也没有压倒教权,因而形成了一种教权与王权二元并存、彼此冲突的局面。这种局面为新生事物的成长留下了宝贵的透气孔。而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和新教的产生,出现了新教与天主教的二元对立并存的局面,这就为欧洲的思想自由又增加了一个系数。首先从新教徒那里开始,识字变成了一种生活需要,阅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给德意志的世俗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成果,并注定了新教邦国中教育的成长与飞跃。而活字印刷术又为圣经的大量印刷准备了技术上的条件。德国大诗人席勒将18世纪称之为“一个被墨渍铺盖的世纪”、“一个读书成瘾的世纪”。
  
1763年世界上第一个《普遍义务教法》在德国的普鲁士诞生后,1807年普鲁士政府承担起“教育整个民族”的重任:所有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概由国家出资。德意志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民免费教育的道路,从而也将这场“阅读革命”推向了高潮。当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建立时,已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当时的法国和英国还分别有24%和30%的文盲)。正是在这场“阅读革命”的高潮中,德意志民族才成为了一个“教育的民族”,一个具有“严守时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廉洁奉公、井然有序、热爱科学”之美德的民族。
  
反观我国历史,尽管有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也没有产生一场“阅读革命”,有其体制上的原因。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起了大一统的中央君主专制制度,一直压制着任何自由思想的发展。2000年来中国25朝历史竟然出不了一位真正的思想家,就是一个铁证。至今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仍然是那个2500年前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德国人读书读出了自我意识,读出了在传统面前的独立与自由,而中国人读书却读出了“官本位”,读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德国人在启蒙的理性中走向科学的时候,中国人还在读“四书五经”;当德国人在大改革中走向全民教育的时候,中国人还在大兴“文字狱”。中国千百年来的“愚民政策”导致了这样的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90%的中国人都是文盲。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交流融合的结果。那种所谓的“纯粹的民族文化”不过是“贫血的文化”。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交流,不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精神的交流,而这种交流的第一步就是阅读,阅读世界上所有的好书!

一个专业图书馆的书架长达2公里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图书馆1737年诞生于德国哥廷根大学,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学专业1808年也诞生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哥廷根大学是世界大学图书馆及其专业、也是今天所谓“信息管理科学”的鼻祖。它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种类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大学图书馆。
  
在德国,任何一位德国公民或游客,只要持有能证明自我身份的有效证件,就可以自由进入任何大学图书馆,人们可以在此自由借阅任何书籍。
  
德国的大学图书馆都是开架的,要借的书由读者自取,一人一次限借出5本。但在归还时,必须由专业管理员来归架,以免放错位置。德国各大学的所属学院也都配有图书馆,这种专业图书馆同样大得惊人。例如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院的图书馆,书架摆放的实际距离达2公里!这类专业图书馆有严格的规定,任何大学生要将书籍借出,一次只能借3本,而且在第二天早晨9时以前必须归还,以保证9时开馆时所有馆藏书籍都在架上。只有教授才能凭证件一次借出10本书,一周之内归还。
  
德国大学的图书馆设有复印室和照相室,所需材料可以当场免费复印或拍照带走。每个阅读座位都配有电脑,该图书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馆际互借系统到别的图书馆去借,这种互借系统甚至能帮你借到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有的德国大学图书馆24小时开放。不少学生带上干粮和饮料,进入图书馆彻夜不归。

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人喜欢读书是举世闻名的。只要在德国的公共场所走一遭,不管是在幽静的草地、芳香的咖啡馆,还是在飞速疾驶的火车上,都会看到人们手捧一本书,沉浸其中。甚至那些刚从建筑工地下班的工人,还没来得及换洗,跑进地铁一坐下,就拿起书本“啃”了起来。德国历史上为什么出现如此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与他们的博览群书有关。
  
德国人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购书、藏书,亲朋好友馈赠礼物常常少不了书。据统计,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本。一个普通的德国家庭,每月购书支出达50欧元以上,占业余爱好支出的10%。他们常说:“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人也喜爱听书。在柏林,随意翻开一份报纸,便可发现这座城市每天有一二十个“朗读会”。台下上百人倾耳静听,台上捧书大声朗读的正是刚出版新书的作者。这种传统可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的文学沙龙之风延续至今。
  
星罗棋布的图书馆是德国人的又一个精神家园。德国有1.4万多家图书馆,深入每个居民社区;平均每1万人即拥有1.7家图书馆。任何人走进离家最近的图书馆,只要出示当地居住证明,交上10欧元年费,便可在1分钟内办好借书卡。凭这张卡,可随时在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图书馆借书。德国所有的图书馆均实行电脑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到全国任一家图书馆的书。难怪有人说:“在德国借书,比买啤酒还方便。”
  
据德国书商协会统计,德国平均每年有8万多册新书出版,由德国出版的书籍总数已达6亿册左右,年均图书总销售额达95亿欧元(1欧元约合9.58元人民币),图书的对外输出金额每年都在10亿欧元以上,全球每10本书中就有一本是德国出版的。每年至少有5000多种德文书被其他国家买下版权,翻译成他国文字,其中中文占的比例最高,达到近400种。
  
歌德说:“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在这个延续着绵长阅读传统的国家,文化生活永远高于政治生活。
    来源: 李工真 责编: Kitt

    上一篇: 善恶皆有因果 看透何必说穿

    下一篇: 读书没有止境,但有四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