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已经让你变畸形,只是你还没发现……
2015-05-26
1.快拍!

2013年,教皇方济各当选时,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变成了智能手机闪亮屏幕的海洋


Michael Sohn/Associated Pres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参加婚礼,拍照!情侣幽会,拍照!中午楼下吃个饭,拍照!随着不论私人聚会还是公共活动都演变为闪亮蓝屏的海洋,人们开始反问自己:我们真正地感受这些体验更重要,还是着魔似的把它们拍摄下来上传到云端更重要?

有个时髦的心理学概念叫“心流”(flow),指的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和享受,它源自清除无关紧要的忧虑,像坐禅一样使自己沉浸到眼前的任务中,不管是登上喜马拉雅山的珠峰大本营还是狼吞虎咽一碗自己煮的面。但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让这种“心流”的享受越来越难出现,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紧张:我是不是要把它拍下来?

2.男生只是微信我:“约吗”


Peter Arkl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约会”这个词好像可以从字典中删掉了,传统的约会文化——那种预定时间、挑选餐厅、精心打扮并发出正式邀约的约会已经不存在了。新式约会的概念是:在干吗?出来玩儿啊。它比约会低一格,又比普通的举手击掌高一格。在一家新开的浪漫的小餐馆吃顿饭?别想了。这个年头20多岁的女生们能在最后一分钟收到一条叫她们一起来玩的微信,就算走运的了。

拿起电话邀请某个人是需要勇气、策略性计划并且放下相当程度的自负的,而短信、电邮、微信等使这件事轻松了许多,它的背后是“勾搭文化”,意思是“随性而为、无须负责”。

3.晒个猫还不行?


Stephen Dalton/Nature Picture Library, via, Corbis

行。你的猫可能永远不会泄露你的秘密,但它们的照片就说不定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一位教授建立了一个网站,在社交网络中抓取所有“猫”元素,结果是一幅地图上冒出成百上千张猫照片,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推测出它们的主人的所在地。

几乎所有社交软件都带有地理信息功能,但人们经常忽视这一点,只需要简单的工具就能分析出你的日常活动路径。它带来一种可怕的隐患:我只是分享了一张宠物照,但在未经留意的情况下,所有人都知道我住在东五环外了。

4.求赞,越多越好


Peter Arkl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一项调查:Facebook用户认为,自己在该网站上的好友同意自己的立场,他们在Facebook上参与讨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9倍。有趣的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愿意畅所欲言,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则更倾向于保持沉默。

人类都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不断地解读各种信号,导致人们对自己在旁人眼中的观感产生病态的关注和强迫性的竞争心理,也使得让人眼界降低的趋同心理的滋长。

因此社交媒体实际上压制了观点的多样性,降低了人们表达意见的可能性,尤其是当你认为自己的看法与朋友不同的时候。最终我们只留下与自己看法相似的人,只阅读自己认同的观点,因为那些总喜欢挑事儿的人已经被我们拉黑了。

5.我时刻都在检查新消息


Ron Barrett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很多人在没有手机时,表现得像瘾君子,也有研究显示,有些高中生的“睡眠障碍”其实是由于整晚都抱着手机发短信造成的。

一些年轻人承认,不管处于什么时间,他们都害怕如果不马上回复朋友的信息的话,就会“从朋友圈中被排挤出去”。这是对表面联系过度消费的一代,他们为了看上去与大家协调一致可以做任何事,包括独处的时候假装在发微信,这样看上去不会像“一个没有朋友的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愿上帝帮助这些可怜的灵魂,他们把悲伤与郁闷这样平庸又脆弱的感情倾泻在自己或者其他人的留言墙上。

6.删、或者不删,我都不高兴


社交网络上的你是一个虚拟的第二身份,你可以随意定义或表演它,甚至更改它。如果你分手了,你多半会选择把过往的照片、日志等恋爱里程碑式的纪念从自己的时间轴上删除,一键消失,仿佛一切不曾发生,这个时候你一定会迷惑:“它们明明是可以代表我并组成我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而走出恋爱结束的痛苦好像也更难了,社交网络残余很难清理干净,总会有一些你忽略了的数字恋爱痕迹不时蹦出来:你突然在美食点评的app里发现曾经和男友在某家餐厅的签到,那天的故事清楚涌现,真可恨。

7.我不知道在微信上该怎样和老板说话


社会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每一代人都反叛其父母,跟祖父母辈为友。在一些圈子中,老派的举止就像黑胶唱片、单桶波旁威士忌和男士软毡帽一样,是年轻的都市潮人们乐意重新拾起的艾森豪威尔时代遗风。

以前的人们习惯学习礼仪,“第一次见面握手应该上下摇动几次?”、“如何婉拒书面的宴会邀请”……但在网络时代,一切简单、粗暴又直接,“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这种焦虑反映了技术和社会习俗中几乎一直存在的变化和混乱。”学者史蒂芬·彼得罗这样总结。

于是人们渴求一种新的礼仪规则,“我有义务接受每一个微信的好友邀请吗?”“在我不知道他是否是gay的情况下,跟他开男女关系的玩笑会冒犯到他吗?”……这些问题很复杂,因为明确的、非黑即白的答案好像并不存在。

    责编: Lisa

    上一篇: 意大利前总理变身网红 狂晒生活照(组图)  

    下一篇: 令人捧腹的十幅漫画,发人深省的父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