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综合报导】海外舆论普遍认为,习近平将在其主政五年后的中共十九大上成为事实和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但对习近平采取何种形式实现集权,外界看法不同。而在此之前,政治安全成为习当局重中之重。
恢复“党主席”
8月13日,美国《世界日报》刊文认为,习近平极有可能在十九大上修改中共党章,恢复和担任党主席,有“主持”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的权力,一切决策,都由他一人拍板。
文章同时认为,拥有“党主席”头衔的习近平还可以将现有的政治局常委会改为一个对他最有利的决策小组,凌驾于政治局。其成员有两特性:一、必须是习近平的亲信;二、必须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能力。
8月5日,中国战略研究杂志社前社长李伟东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也认为中共十九大可能重新设立党主席一职。
李伟东还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不设政治局常委、不设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可能性都变得非常大,可能就只有一个由25人或26人组成的政治局,这样做,习近平就可以把他的亲信都拉入政治局来。
也有评论认为,即使不恢复“党主席”,习近平也可通过修改党章,重新界定“总书记”职权,来进一步集权。
取消常委制、恢复党主席并非新话题。
2016年5月初,香港《亚洲周刊》称,在当年的北戴河会议上,习近平当局可能要研议“取消常委制”、“废除七上八下”等议题。
同年6月16日,党媒《人民日报》刊文回顾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等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指中央主要领导机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著形势发展而改革完善。
2016年12月的香港《争鸣》杂志披露了一份十九大筹备组下发的内部草案,指中共拟设中央委员会主席,设两名副主席,原来的政治局常委制实质上已被打破。换言之,习近平下届连任,将不再是总书记职务,而是中共党主席。
此外,香港《东方日报》8月14日刊文称,中共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8月3日在一场小范围媒体见面会上说,中共十九大“不仅管今后五年,还要管今后二、三十年”。海外媒体希望之声分析认为,这反映了习近平长期执政的谋划,也突显出高层人事布局对习多么重要。
孙政才倒在 “政治安全”下?
时评人士周晓辉8月15日撰文称,中共十九大前政治安全成重中之重。文章认为,7月26、27日的京西宾馆省部级高官会议结束后数日内,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相继就“政治安全”表态,显示“政治安全”必在会议上被重点强调。
官媒称这次京西宾馆会议是十九大前最重要的一次高层会议。
去年11月21日,中纪委官网曾发文表示,“政治安全中最重要的就是党的执政安全”,文章提到,“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查处了200多名高级干部,他们当中有的妄图攫取中共和国家更大权力”。
今年7月13日,中纪委官网发文强调,“严明换届纪律,对政治上有问题的一票否决”。文章提及官员“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通过利益输送相互交织,结成利益集团,危害党和国家政治安全”。文章明确指出“换届严把政治关”,特别要注重考察“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表现。
此文发表后的第2天,即7月15日,孙政才被免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24日,中纪委发布消息,孙政才被立案审查。
时评人士华颇表示,孙政才落马显示中南海的激斗已经表面化。他认为,习近平主政后采取的政策得罪了整个官僚阶层,“习近平想长期执政对这些集团就是噩梦,所以他们想办法习近平干满10年赶快下台比较好,换哪个人都比习近平强多了。”
华颇还认为,“『庆亲王』(曾庆红)不倒,习近平无有宁日”,“从现在到十九大召开这段时间,还会有大戏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