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高调判 加公民死刑
2019-01-20
【记者邢亚男综合报导】1月14日,中国大连中级法院一审改判涉嫌走私毒品的加拿大籍男子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死刑,并罕见地主动邀请国际媒体旁听审判,加上中方官媒大幅报导宣传审判结果,使该案件获得高度的国际关注。

预告死刑 中方展开行刑外交

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于2014年在中国大陆被拘捕。在被关押4年多后,2018年11月20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走私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当时既未公开审理,也没有媒体报导。谢伦伯格不服提起上诉。

2018年12月1日,华为财务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中共因此抓捕多名加拿大公民,其中包括前外交官康明凯和商人斯帕弗,被称为“人质外交”。12月26日,辽宁高院官方网站公告称,12月29日下午2时,将公开庭审一名外籍男子走私毒品罪的上诉案。当地官媒“天健网”指该男子为加拿大人,还预告“中国刑法对毒品犯罪可是毫不容情,绝对的重重重罪啊!”

谢伦伯格上诉案,从开庭到审判,只经历了短短的16天。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和中国法律专家克拉克(Donanld Clarke)对此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作出判决提出质疑:“即便考虑到控方明确计划提出新指控、以证明判处被告人死刑是正当的,但这么的短时间完全不足以准备一场有意义的辩护。”

中国观察家利明璋(Bill Bishop)在推特上写到:“这整个过程都是设好来干预加拿大的司法程序,威胁加拿大释放孟晚舟。”他形容,中共的“人质外交升级为行刑外交。”

律师:史无前例的反常案件

谢伦伯格的辩护律师张冬硕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在一审判决时,没有排除多项重大怀疑,属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他指出,中国法律规定上诉期间,只有发现了新证据并重审、才能加重量刑,而检方提出的新证据,其实已经向法庭呈交过了。他说,这些不是新事实,即便法院接受所有起诉指控,也不应加重对谢伦伯格的量刑。

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莫少平律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证实,谢伦伯格案存在证据不充分问题:“他被关了4年多才做了一审判决,判了15年,也是大连中院判的。关了4年多迟迟没有作出判决,为什么?因为当时法院也认为证据并不是很充分,所以一直请示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说可以定,然后判15年。所以第一次判谢伦伯格有期徒刑15年,是根据最高法院的指示做的判决,而且还认定他是从犯。”

莫少平表示,如果要判死刑,通常是休庭之后,报审委会研究讨论决定,再择期宣判。而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这个案件,开完庭当庭宣判死刑,他说:“从来没看到过,这是史无前例。”

莫少平还指出此案的几个反常之处:“通常来说,上诉之后,二审对类似这种案子,法院通常不开庭,就书面审审就完了。突然间二审法庭说开庭审理这个案子,这就很反常了。突然要开庭审理,审理之后又突然发回重审,发回重审之后,一天之后,大连检察院又把所谓补充起诉书又给送过来,移送法院,往法院发回重审,16天就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死刑,这都很不正常。”

加国对本国公民发出旅行预警

谢伦伯格的的姑妈纳尔逊・琼斯对《纽约时报》表示,谢伦伯格成为中共要加拿大释放孟晚舟的筹码,她说:“他成了一个棋子。”

1月9日,中共驻加大使卢沙野在加拿大《国会山庄时报》(The Hill Times)发表署名文章,说一些人认为中共抓捕加拿大公民是对加拿大拘捕孟晚舟采取的报复行为、认为是中共在欺负加拿大。卢沙野说,对这些人来说,中共采取的“自卫行动”是对加拿大的冒犯。

对此,加拿大籍华裔作家盛雪评论说:“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事实上已经承认了,中共抓捕这些加拿大公民,是针对孟晚舟被捕所做出的报复性的举动。那么他既然是报复性的举动,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依法行事。”

1月14日,加拿大政府对打算前往中国的加拿大旅客发出预警称,由于中共“存在任意执行当地法律的风险”,前往中国需“高度谨慎”。

北京“孤立感”恐加深

1月14日案件改判当晚,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公开表示对此案严重关切,并谴责中共的死刑判决“武断”。BBC评论称,这是中共接连扣押加拿大公民以来,特鲁多最强烈的回应。

《香港经济日报》分析说,特鲁多担任加拿大总理后,主力推动中加两国自贸协定。中美贸易战开始后的4个月,加拿大对中出口增加了23%,该国农产品与能源出口很大程度上帮助中方抵销了美国减少出口的压力。然而中加关系持续恶化,加国恐再难以成为中方应对贸易战的“缓冲带”。

另外,分析指出,目前的形势迫使加国寻求盟友联手应对,这一幕倘若出现,将进一步加深北京与西方的对立,增强北京的“孤立感”。
    来源: 看中国 责编: Kitt

    上一篇: 被注射过期疫苗   江苏幼儿面瘫失聪

    下一篇: 跳过3类中间人 川普与北京直接对阵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
    过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