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南方网报道,青岛白沙湾片区保障房因为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设施而遇冷,全国最大保障房社区成了一座空城。
保障房申请两年不足200份
据报道,全国保障房建设的典型、青岛市重点民生项目,包含公共租赁房3797套,限价商品房6253套的青岛白沙湾保障房社区正在变为一座空城。其中的公开销售的限价房从2012年底公开销售至今,仅收到了不足200份申请。若再除去审核不通过的申请,销售情况将更不理想。
记者多地调查发现,青岛保障房的空置现象并非孤例,在我国多地,保障房空置的现象依旧大量存在。以陕西省为例,该省制定的建设21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中,目前已竣工91万套,分配入住80.47万套,入住率为88.43%,空置总数达到10万套。
业内人士称边远地块被用来交差
有网民认为,不是保障房政策不好,而是没有好的监督机制。若是建设前公开保障房选址、公开配套设施建设、公开财务、公开受保障户,接受群众监督,自然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让底层群体在保障房建设中有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样才不会建成后大量闲置。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解决问题关键其实在于保障房建设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房为本”。“以人为本”,意味着并不能单纯以开工量、完工量来考核政府的保障房建设,而应当以解决了多少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作标准,也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我国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