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元(右二)在广场上宣传环保。

2014年10月8日,河北廊坊受雾霾影响能见度极低。CFP供图
河北廊坊环保局副局长李春元出版长篇小说《霾来了》。
这部出自环保官员之手,旨在反映和影响现实的虚构作品,在现实维度里制造出热度。在环保圈子里,它一时间炙手可热。因为其中涉及环保官员问责的情节,并再现了这群基层官员的尴尬处境,所以被一些环保官员视为“工作指导手册”。而书里不可避免地描述了雾霾在生活里的种种痕迹,在不少普通读者眼里,它成了兼具专业性和故事化的“防霾生活指南”。
担任过浙江地市环保局长的正处级官员章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这一时代的环保局长确实是比较艰难的一代。”
或许他们还要像《霾来了》里的环保局长那样,“需要点儿英雄般的济世情怀,而英雄的命运往往注定既要有豪情,也会有几分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