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2日,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慈善拍卖最终落下帷幕,超过1500余件的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832,573,469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2.8亿元,远超拍卖前预期,见证了22项世界拍卖纪录的诞生,这也创下了有史以来成交总额最高的单一珍藏拍卖。尤要特别说明的是,洛克菲勒夫妇珍藏专拍所有拍卖收益将拨捐洛克菲勒夫妇生前长期支持的慈善机构。
在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的珍藏中,一方面可以见证他们对于纯艺术的审美品位,另一方面众多消费层面涉及到夫妇二人日常所使用的部分,则更多的向世界展示了其家族的点点滴滴。最终的拍卖结果证明,在“纯艺”拍品和消费品均超过了拍卖前的估价,并不负众望的创造了艺术家或是种类的世界纪录。
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拍卖中,我们也观察到亚洲藏家的表现,尤其是洛克菲勒拍卖的全球巡展首选在香港,正是亚洲藏家日渐崛起的最好证明和反馈。
在买家的地域分布方面,美洲区占比73%,欧洲区占比18%,亚洲区则占比10%。装饰艺术现场拍卖的买家中,10%为新买家;网上拍卖的买家中新买家占61%;28%的买家购买了一件以上的拍品。
而对于本场拍卖的委托方洛克菲勒家族而言,小大卫·洛克菲勒表示:“本周的拍卖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佳士得和我们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财务目标,即通过这次拍卖为我的父母十分关心的12家慈善机构募集超过5亿美元的款项;看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成交总额令人深感欣慰。这些款项将为那些致力于科学研究、高等教育、艺术支持、外交政策以及沿海和农业土地保护的重要机构和基金会提供非常有意义的支持。
佳士得纽约为本次洛克菲勒珍藏特别策划了六个专场拍卖以及一场网络拍卖,先来看看七个专场的成交情况:
包括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巴布罗·毕加索、亨利·马蒂斯、克劳德·莫奈等在内的十九及二十世纪晚间拍卖中,共计44件拍品100%成交,总成交额达646,133,594美元,折合人民币41.3亿元。这一专场中,莫奈、马蒂斯、柯罗、德拉克罗瓦、塞甘、莫兰迪、雷东7个艺术大师作品拍场纪录、毕加索玫瑰时期作品拍卖纪录。
第二日的晚间拍卖中则是精选了美洲艺术,爱德华·霍普、乔治亚·欧姬芙以及威廉·德·库宁等二十世纪美国杰出艺术家在内的41件拍品100%成交,斩获了106,883,500美元,折合人民币6.8亿元。吉尔伯特·斯图亚特、迭戈·里维拉等艺术家打破了其个人最高价拍卖纪录,除此之外,查尔斯·希拿等多位艺术家刷新作品拍卖纪录。
日场拍卖的部分,第一场是来自于英国及欧洲家具、瓷器及装饰品(第一部分),本专场253件标的亦是100%成交,创造了12,367,750美元的成交总额,折合人民币7833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专场中也刷新了西方十九世纪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拍卖纪录。
在英国及欧洲家具、瓷器及装饰品(第二部分)的拍卖中,这一专场成交总额达7,974,500美元,折合人民币5050万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中,“精致艺术(日间拍卖)”和“旅游及美国文物”专场拍卖中,均是百分百成交,分别斩获了43,041,250美元和11,636,375美元。
最后一场的网络拍卖部分,则是遴选了660余件拍品,在持续十天的网络竞价之后,拍品百分百成交,共斩获了4,536,500美元的成交总额。至此,这场涵盖了印象派、后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美国绘画、英国及欧洲家具、亚洲工艺品、欧洲瓷器、中国外销瓷器、银器、美国装饰艺术及家具等不同类别的艺术珍品全部拍出。
从当年的安思远、伊丽莎白·泰勒、藤田等专场以来,在单一藏家的专场上,佳士得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这次特殊的是,从多元品类的认知上为藏家打开了一扇窗户。大卫·洛克菲勒的收藏丰富,与专业藏家不同,他们夫妇购买艺术品很大程度上是用来装饰,从墙上挂的画到日常用具,都能从看出他的审美偏好和内心世界,他是个内心很明亮的人。通俗来说就是“含著金钥匙长大的”,他自己也说就是伴随美好的东西成长起来,不需要刻意地投资或者显摆,这让他变得豁达。借此机会亚洲藏家可以了解收藏的多元性,拓展宽度。
这次拍卖中,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版块,亚洲藏家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整场大约40%的作品都有竞买的兴趣。全球化的背景下,亚洲不应该是个封闭的区域市场。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艺术市场中,我们最大的艺术门类就是古典大师、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战后和当代艺术,而亚洲在业务架构上和全球并不同步。我们看一级市场,巴塞尔和很多国际画廊也大规模进入亚洲,这必然带动亚洲艺术市场和全球的同步。
洛克菲勒拍卖的全球巡展首选香港,就是二级市场对这一趋势的直接反应。尤其是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大家之前有了解,但亚洲博物馆的收藏并不多,通过拍卖进入亚洲,让更人的有直观的接触,才能培养收藏兴趣。这次我们就发现,在香港的预展结束后,有不少藏家去了解作品和历史脉络后,再到纽约来看预展,亲自参与,并做大量功课之后,才决定出手。以往大藏家大多安排艺术顾问到现场,这次和以往伦敦纽约拍场最大的不同,就是亚洲最大的客人到现场的数量翻了四倍,哪怕只来两天也要到现场体验。
这个过程会让亚洲更快融入全球市场。现代艺术是最好的入口,相对来说欧洲古典作品要么有太强的宗教性,要么是具体的人物,风景画也不太符合东方人对于山水的审美。印象派最容易让东方人找到审美的契合点,由此延伸到现代艺术的各个流派,毕加索的知名度和辨识度最高,随著对毕加索了解和收藏的深入,收藏会逐渐扩展到当代艺术。随著年轻一代收藏家的成长,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很多人海外留学,在双语环境中成长,对于抽象艺术和当代作品会更快地接受,这会让整个亚洲的艺术收藏蛋糕越做越大。
佳士得一年有400多场拍卖,覆盖88个门类,其实整个亚洲艺术在整个公司只有15%的份额,而亚洲藏家在购买力上能达到30%的份额,很大一部分是购买亚洲艺术之外的藏品。这次洛克菲勒的现代艺术夜场,还有马上要拍卖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夜场,一张作品就相当于亚洲一个夜场的分量。所以我经常带著亚洲区的专家来纽约和伦敦,不能把自己的格局限制在亚洲,要把亚洲藏家带到全世界。让佳士得为藏家打开一扇窗,可以看到洛克菲勒这样家族的收藏、日常用品,或者有巴赫的乐谱、爱因斯坦的烟斗、太空的陨石,不久我们还会有一件重要的两河文明艺术品上拍。在世界文明的线索中,让中华文明与世界发生横向的比较,从而有更广大的视野。同时,毕加索作品价格近来的大幅上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波动,不断了解才能了解国际的艺术市场规律和操作方法。与其等西方过来,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就像巴塞尔和大量西方画廊带著西方艺术来到亚洲,我们则要走出来,不断彰显亚洲力量,才能让世界重视我们,藏家有更多的话语权,才会知道世界上谁会对亚洲艺术感兴趣,让世界对亚洲艺术有更深的了解。刚才我们说,亚洲藏家更多的兴趣是从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入手,这次的洛克菲勒,正让我们看到亚洲藏家的两种方向,一种是对于纳比派等艺术家的青睐,沿著这条线索,越来越多亚洲藏家钻研西方美术史的学术脉络展开收藏;另外一种,则让我们看到了通过装饰艺术,进入国际市场的更多可能。
收藏需要好奇心,我们的义务就是把全世界的艺术展示给藏家。这次洛克菲勒家族收藏拍卖就做到了,不仅是夜场那种重要的标的,还有渗透在他们日常生活的装饰艺术。一位亚洲藏家就跟我说,“太开心了,就像到了百货公司一样,买了好多东西。”藏家置身于我们预展现场,伴随著精美的布展和鸟鸣,可以看到洛克菲勒日常的生活装饰,诸如那些鸟类的摆件,价格并不贵,就如同以消费的心态买件奢侈品,正如奢侈品在亚洲的快速增长,这也是品牌的培育过程。
在这样的购买过程中,想到的是这个柜子摆在哪儿,那个盘子与哪张桌子搭配,这幅画挂在哪个房间。这次我们在洛克菲勒的图录中,也展现了大卫·洛克菲勒在家里如何安排自己的收藏,当然这只是一种审美偏好,收藏最终都是收藏自己,但无疑给亚洲的藏家提供了很多借鉴意义。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他才说出,Given is privilege,not obligation.(赠予是特殊权益和荣誉,而非义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他们才会捐赠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大学等等。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一生享受这些美好的事物,也知道终会散去,希望它们能带给你快乐。”这是一种可贵的心态,收藏不仅仅是投资,更多的是享受美好。洛克菲勒收藏的拍卖也将用于慈善事业,也让亚洲藏家看到了富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